网站访问人数: 137845600

互联网视域中西方政党建设的发展趋势

www.gcdr.gov.cn (2014-03-27) 来源:

互联网视域中西方政党建设的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各国政党的高度重视,以求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与民众沟通的管道,宣传其政治主张和施政理念,争取民众的认可和支持,进而达到参政与主政的目标。西方各政党都希望在互联网这个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利用其中的人力和政治资源来提升政党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巩固和提高政治地位,同时互联网成为政党监督的新渠道,对政党的监督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真实、有效地做到了舆论监督。
  主要观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大同小异,但其政党之争始终是国家政治的主流,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在民主、自由与利益再分配的旗号下,都把争取选民的理解与支持作为政治导向的主旨,因为他们既懂得“民心向背”的重要,也懂得“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真理。因此,应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政党把政治建设的着眼点,也逐步放在了互联网的应用上,利用网络的快捷和便利最大限度地获得民意,尽管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其主流考察,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加以关注、考察和研究。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入手,着重探讨互联网对西方政党建设的发展趋势,旨在借鉴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一、互联网为西方政党建设开辟了新的平台
  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有着巨大的舆论导向和信息沟通作用,正是基于这种传统媒介无法代替的强大功能,网络作为社会参与的崭新平台形成了政治生长的巨大空间。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已进入全方位普及化的时代。截止到2011年12月,据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RoyalPingdom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全球网站数量为5.55亿个,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达21亿,占全球总人口的30%。全球即时通信账户数量26亿,全球社交网络账户数量24亿。互联网规模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和需求较之以往更是大幅攀升。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推动了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互联网全面发展以来就受到各国政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的社会交往形式,迅速改变着全球性政治结构,导致国家之中的政治重组以及社会秩序、社会机构和公共制度的重新构建。卡尔弗里·德里希(KarlFriedrich)曾说:“政党发展比政治生活中的任何其他方面都更有动力;没有终点,没有终极模式……更确切地说,那是朝着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的持续变迁,永远也不会回到起点”。网络技术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了政治生成的环境,因而也必然改变着政党建设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所具有的公开性、民主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悄然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重新构建了国家个政党建设的新领域和新的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建设政党成为世界的普遍现象。西方各国政党都想通过网络世界尽可能地实现政党能力的再生、强化和提升。随着西方各国政党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运用的逐步深入,一种新的政党模式“网络党”(CyberParty)开始出现。“网络党”实质上是西方各国政党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内开展电子党务的产物。各党派竞相开办自己的政党网站。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2009年10月公布的资料显示,美洲国家主要政党网站107个;欧洲国家主要政党网站262个,世界主要政党网站为527个。“网络党”的核心作用是政党能够在政治上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关键在于政党能否在互联网世界中快速、准确的利用网络信息,搭建自己的网络政治平台。在欧美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网络政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工具化的趋势,成为西方民主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各国政党利用赛博空间,以期实现民众对其政党的认同、提升和再建政党形象,增强在政党沟通中的民主性、参与性和网上监督等目标。西方各国政党都希望在互联网这个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利用其中的人力和政治资源来提升政党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巩固和提高政治地位。
  二、西方政党利用互联网对其公众形象的重塑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民主化快速和深入发展的时代,很多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络与现代传媒快速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意愿也在不断提高,社会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政党在进行自身建设时面对提升公众形象的挑战日趋凸显。政党的公众形象是指政党向民众展现其自身的精神面貌,直接反映在民众对政党的看法、态度等综合性、整体性的印象和评价。政党的公众形象与政党自身的政治影响力、政治前途及命运息息相关,它是衡量民众对某党派信任和支持的重要标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卡斯特(ManuelCastells)指出,政治主要就是媒体政治。媒体政治是指政治行为不是在媒体中展开,就是通过媒体来完成的。互联网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媒体,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如果某一政党或其领导人行为有瑕疵或其政策主张欠妥、偏颇,那么这种不足或缺憾在网络世界中就会被放大甚至是扭曲,导致民众对政党产生不信任感和质疑,这对政党形象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党的公众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政党自身和民众对其认知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所以西方各政党都很重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最为强大的媒体平台,探索政党新的活动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有效增强组织结构与活动的灵活性,提高政党的效率性、参与性和民主性。在互联网中各政党有意识地整合各种政治资源和运用各种手段来对政党形象进行提升,塑造良好健康的政党形象,以影响公众对政党的态度和认知,从而谋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支持。
  网络世界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和载体,民众可以在此空间中了解各政党的动态,同时它为政治观点的交流和传播开通了新的渠道,为民众设置议题、发表政治见解提供了便利。在互联网中西方各政党的形象逐步由神秘、严肃发展为开放、亲民。
  在2010年的英国大选中,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的竞争在互联网阵地达到了白热化,通过网络政党宣传和与网民良好的交流互动,使很多对政治失去兴趣的网民再次关注选举、关注政党。但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快速高效地传播政党的施政思想,同时如果利用不好也可能损害政党的形象。所以西方各个政党要通过在赛博空间中与民众的有效沟通,广泛听取民意,及时调整本政党的施政方针和走向,从而树立民众信任的政党形象。2009年10月,时任法国预算及国家改革部长的韦尔特与数码经济国务秘书科修斯柯—莫里塞女士推出一个“倾听网站”,其中有个“数码主意箱”,专门用于接待行政机关用户的批评和建议。德国社会民主党前党联邦秘书长玛特斯亚斯·玛奇尼格曾提出创建“网络党”,希望借助网络这一平台,摆脱以往社民党给人们留下的老化、消极、迟钝等印象,积极宣传和树立政党形象。互联网所具备的特点不仅大大压制了政党遮掩自身缺陷的可能,而且迫使政党主动去展示其公众形象和政党活动。说的形象一点,政党在网络世界中主动变身为“阳光政党”。
  三、西方政党利用互联网增强民众的政党认同
  政党认同(PartyIdentification)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坎贝尔在《美国的选民》中提出来的,其表述为“个体在其所处环境中对重要的群体目标的情感倾向”,就是选民“在心理上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或忠诚感”。通常认同某一政党的政治行为体现为:认同该党的政治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治纲领、政党领袖、执政绩效、自觉地遵守政党的章程、积极参与投票和拥护党的领导等。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之前,民众往往通过政党领导人或代表的演讲、政治集会和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的媒体对某一政党的各方面信息进行了解,大多数人属于被动参与,缺乏对政党的政治认知和情感,所以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而且传统媒体缺乏民众对信息及时反馈的余地和机会,即使有反馈,也是比较缓慢、微弱和模糊的。因而,西方政党传统的教育、引导、宣传、沟通功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而网络技术开始把西方民主变成了“电子民主”,人们感知政治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把因特网和报刊电视作为获取政治信息、参加政治讨论、施加政治影响的载体。网络时代,西方各政党陆续在网络世界内建立了各自的领地,即各政党的网站。在其网站中政党的基本信息应有尽有,民众可以随时登录进行了解和查询。这些信息包括:政党的历史、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党的重要文件(如竞选纲领和党章)、政党重要人物介绍、候选人介绍、新闻、选举信息、常见问题回答以及联系方式等。通过浏览网页,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各党派大量的全方位信息,据此来选择自己支持的党派。
  英国的工党希望通过其在互联网中的政治活动和宣传,把那些大量的、潜在的网民发掘出来认同政党,进而支持、参与工党的政治主张和活动。2001年英国工党第一次广泛使用电子邮件,使选民每天在互联网上就能接受党的传单,了解党的观点。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被认为是用“精确制导的巡航导弹”取代了“地毯式轰炸”。
  同时这种“互联网政治”的政治参与效率相当高。以往传统的政治参与,如竞选、投票等政治表达都需要通过固定、繁琐的程序和规定的限制。但在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则要简便快捷得多,民众无需出门,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网上论坛等方式进行利益表达,输入政治意愿和诉求,参与政治决策。民众对政党的认同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选举,通过选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1996年,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布坎南第一次成功地利用个人网站进行竞选活动。《纽约日报》评论道: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通过网络信息攻势,激活了美国人心底的美国梦,成功输送了奥巴马竞选理念,打造了其平民总统的形象。奥巴马竞选团队对网络的充分利用,使其被认为是首位以互联网为竞选平台的政治人物。奥巴马本人也被称为“互联网总统”。2012年4月,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启动了网络竞选平台,时隔四年,奥巴马团队在以互联网为阵地的政治宣传更加成熟。此次他们把目光更多得聚焦在facebook(社交网站)、Twiter(微博)和YouTube(视频网站)①上面,利用目前民众广泛使用的带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创造出新的传播软件和链接功能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资讯,通过整合信息的方式和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根据选民的政治诉求不同,给他们发送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宣传视频和文件。同年奥巴马再次顺利连任美国总统,网络选举的策略与攻势功不可没。以上成功案例说明在互联网中政党通过一系列宣传和努力,获得了选民和民众对政党的认同和支持。
  四、西方政党利用互联网使政党沟通更加多元化、民主化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民主的中心思想。“公众参与是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渠道,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规模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尺度。”王长江提出:民众、政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是民众政治参与,民众对政府的控制,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民众改变政治现状的要求,都要通过政党来实现。民众通过传统媒体来参政议政,信息不对称、反馈速度慢、缺乏互动沟通等缺陷,使得民众参与热情不高,对政治比较淡漠。
  信息技术的革新使网络参政逐渐兴起,形成了新的政治沟通渠道。在包罗万象的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多的政治参与行为大量涌现,满足了民众和党员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诉求。民众政治参与如同马克·彼特拉克所说:“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希望”。实现了参与式民主的新格局———网络参政。英美创立了电子咨询民意的模式,在其网上设置了政策、立法咨询、提案、监督等政治参与板块,而且全部细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下网民的意见及建议同时鼓励网民对其回复的内容提供详细资料和证据。政策部门和专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了民众真实的意愿诉求,进而出台新政策和举措。此举大大加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增强了政党的透明度,提高了民众对政党的信任度。2008年奥巴马竞选团队创立了“我的奥巴马”为域名的网站,选民在这个网站内不仅可以参加当地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选民之间可以互动交流,通过各种即时通讯工具来进行沟通。作为网络的延伸,手机的通讯阵营也逐步被各西方政党重视和利用起来。例如智能手机就成为英国工党宣传自我和联络民众的重要工具。工党发明了一款宣称是英国首款政治型应用软件,叫iCampaign。下载并使用此软件的人可以接收到本地和全国新闻以及工党的即时Twitter留言,阅读工党的政策,了解工党的各项竞选活动并结识本地工党党员。手机用户也可以借助政治软件这一工具上传自己对相关信息的观点和态度。
  科恩曾将民主定义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在互联网内对政党内部沟通和政党外部沟通同时进行,进一步拓展了政党的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使单向政党沟通渠道向多向转变,政党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和民众的沟通变得高效、透明,从而打破了政党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官僚系统。瑞典社民党、法国社会党创建出全国和基层党组织都可共享的网站,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级领导人与党员、支持者的网上见面会;在互联网上专设网民咨询窗口,让领导人直接回答人们关心的各种问题;给党员发送党内文件和公决选票,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各种议题的讨论、征求普通党员对党的政策的建议。在2001年丹麦竞选期间,社会自由党的候选人每天能收到5封电子邮件,社民党和保守党也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选民进行频繁互动。电子邮件在政党内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个网站www.change.gov,用来听取和分享民众的意见、建议。The website is www.change.gov and the postings are made in the Citizen's Briefing Book.民众可以搜索感兴趣的主题,然后使用该网站投票,并提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想法。由此可见,互联网为西方传统民主运作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舞台,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工具变革的意义上,更体现在内涵创新的意义上。政治参与的激活是政党沟通更具有多元化、民主化的时代要素。
  五、互联网成为西方政党监督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民众对政党及其领导人监督的平台。从政治学角度考量,政党监督就是指政党对公共政治权力的运用及其运行过程所作的各种监察和督促。与传统的舆论监督相比较,它具有超常的广泛性和高效性,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参与、表达、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监督的主体。互联网的利用逐渐成为西方政党监督的新机制。在西方国家民众对政党的监督形式主要有:民间监督网站、政府自立的监督网站、民意调查、各种论坛、博客等等,民众可以对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行监督。伴随着网民基础的扩大,网络监督的强度和广度也逐步提高和延伸。
  互联网中的监督有着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参与人或者举报人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表达他们的观点而不用害怕被强迫保持沉默或顺从,不论这种观点是多么的奇特。民众不必顾虑被打击报复的可能,规避了风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参与监督的热情。互联网成为舆论传播与生成的新平台,大众的传播资源从以往的垄断到“人人皆为媒体”,网络公众舆论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民众参与和监督关于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及实施,一旦发现问题或纰漏,民众就会在互联网中运用各种媒介来披露或讨论,同时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会得到全国各地大量网民的支持,从而使政党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
  西方各政党纷纷开始通过互联网对其政党、政府及官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2009年1月,美国的一家网站专门设立了一个专栏,名称叫做“奥巴马计表”,里面收集了500多项奥巴马在竞选期间许下的承诺,目的是为了监督奥巴马总统兑现其在总统大选期间承诺的进度。网站开通后,美国民众对其关注度很高,每天都有很多人浏览该专栏并留言。通过网络的辐射来扩大和巩固社会的政党监督,并以此提醒政党领导人应谨慎行使公共权力和竞选承诺,这在西方多党竞争的政党制度下作用更加明显。据《欧洲时报》报道,2010年法国政府开通了服务质量监督网站,网站设立“公共服务质量晴雨表”和“数码主意箱”,用户通过该网站提出诉求来监督和改善政府公务部门的服务质量。总之,在网络世界里,民众开始习惯自由发言和思考,表达出民众的真实的政治意愿和要求,对政党的监督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真实、有效地做到了舆论监督。
  网络平台的构建,是人类信息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崭新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成为世界人民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它的地位、作用、价值和影响等等,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正是由于它日益扩大的受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所以西方政党较早地加以利用和引导,使其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量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