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824121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探析

www.gcdr.gov.cn (2014-12-19) 来源:人民论坛网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探析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 孙景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重要讲话。以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代表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它必将成为统一全党共识、凝聚中华民族奋进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成果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不仅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而且涵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历史任务、核心本质、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支撑、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关系、领导核心、根本目的和根本保证等各个方面。根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在新的伟大实践中诞生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主要内容:
整体战略目标指向。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履职伊始就掷地有声地提出中国梦的命题,并将其纳入党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之中。习近平指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中华民族共同夙愿的独特形式,提出党和国家整体战略目标指向,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与心声,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指引。
  整体双重历史任务。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它凝结着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新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双重历史任务:一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是续写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核心。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三者既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又具有极其深远的为民情怀和思想理论真谛。国家富强主要是指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民族复兴主要是指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带动和改变世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立于民族之林;人民幸福主要是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这三者既是中国梦的核心本质,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
  坚定明确的发展道路、发展支撑和依靠力量。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道路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勇于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它是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力量。
  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和坚决惩治腐败、抓牢抓实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如果任凭腐败愈演愈烈,最终必亡党亡国;如果不坚决纠正党内存在的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建立惩治腐败和抓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
  科学理念引领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劲头作风建设理念为引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理念为引领,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理念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理念为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良性循环、社会政策要托底、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理念为引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思想;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厉的生态保护制度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铸牢听党指挥强军之魂、扭住能打胜仗强军之要、夯实依法强军之基理念为引领,建设牢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亲、诚、惠、容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理念为引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对外合作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发扬钉钉子精神、提高多种思维能力理念为引领,掌握工作制胜看家本领的重大战略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向体制机制多年积存顽瘴痼疾宣战的政治勇气,在全面总结35年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形成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引和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具体指导下,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加紧酝酿和谋划,一些成熟的改革措施开始付诸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依法治国是顺利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刻认识,深刻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了建党第一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中华民族兼融天下的博大情怀,以与世界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对人类发展繁荣做出较大贡献庄严承诺的同时,深刻阐明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以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独立自主、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理念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和对外合作的外交战略。通过一系列重大对外交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有效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重点解决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入手,深刻阐明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创新党建理论指导的方式,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对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规定新要求。充分展现了党中央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坚强意志,有效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全体社会成员要筑牢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意识形态领域要充分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反映光明进步的社会本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稳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向前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针对两岸来往更加频繁、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共同利益更加广泛的新形势,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务实举措、诚恳态度和坚决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定意志等方面提出了深入全面把握两岸关系大局、认清历史发展趋势、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稳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向前发展的四点意见,深刻阐明了坚定不移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的对台策略,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强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重要力量的思想认识出发,明确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按照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中国特色军民深度融合强军之路的整体思路,国防和军队建设呈现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长治久安、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目的,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善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鲜明地提出了新时期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方向和路径,对国内外分裂破坏图谋、恐怖势力实施了有效打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学理溯源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续写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的双重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而产生和形成的,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刻的学理渊源。
第一,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①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不断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的论述告诉我们,思想的逻辑起点要与现实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思想进程的发展既要依据历史发展进程来确定,又要与现实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规律相吻合。改革开放前30年,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的偏差,没有正确处理好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关系,结果导致了党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中后期出现曲折甚至误入歧途。改革开放后30年,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吸取2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对中国现实历史进程进行再认识,准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我们才得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前进道路各种矛盾凸显的新时代,在如何看待现实中国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问题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作出准确判断。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经济总量提高后仍要牢记初级阶段;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我们不仅要把握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正是按照上述理论学说的观点和对思想逻辑、历史逻辑的准确把握而产生和形成的。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折的现实基础之上,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逻辑起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趋势深度融合为依据,实现了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的产生和形成是由继续拓展中国道路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第二,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正确反映。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③恩格斯指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④恩格斯还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⑤
  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形式内容学说的论述告诉我们,任何理论思维和思维方式都是历史的时代的,它们既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又是思维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历史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思维方式和完全不同的理论思维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概念,在模式和制度框架上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必须结合本国实际,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从理论思维上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提炼出与时代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理论观点,才能不断以新的理论指导指导新的实践。习近平指出:“凡是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实现发展方式科学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双重历史任务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其思想体系不但涵盖反映当今时代发展规律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而且还包括为前进道路扫清障碍必须解决的重典治乱、反腐败反分裂反恐怖、向痼症顽疾开刀等一系列特有内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正确反映。
  第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更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和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工人政党要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要做人民的公仆,不要当人民的主人,不要搞特权。并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三大政党学说。列宁在创建苏维埃政党时又从理论武装、领导力量、组织纪律、政党纲领、政党和群众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左”右倾错误等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共产党根据执政党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原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又陆续提出了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五位一体的党建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体系无论诞生于什么时代,其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其核心思想都是为人民服务,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思想侧重解决的是最关键的民族独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党的作风建设问题,邓小平理论侧重解决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和党的制度建设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解决的是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侧重解决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问题,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要侧重解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年积存的顽瘴痼疾、发展难题、依法治国和反腐败斗争、党的作风建设等问题,它以“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深刻认识,从党和国家现实状况出发,牢牢把握前进道路上的关键和重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它的思想精髓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正确反映现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是对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问题的深刻回答,是完成好双重历史任务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价值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在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注入新活力。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形成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不仅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也为世界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和愿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不断把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这一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中国近代史;第二个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突破了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开创了社会主义新纪元,甩掉了中国人贫穷落后帽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逐步显现,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了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曙光。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举世瞩目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进入近代以来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时刻,产生并形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开拓中国道路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伟大实践的需要。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中国共产党从更高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开辟一条发展更好、人民享受成果更多、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发展脉络上的延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和世界发展繁荣的一面旗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继续续写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产生并形成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历史发展逻辑的科学把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丰功伟绩,抒发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图富强的壮志豪情,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基础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高度统一。它把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承担的双重历史任务与党的理论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现代治理理念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中国发展繁荣的一面旗帜。
  长久的和平国际环境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国内战争的频繁爆发,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中华儿女饱经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磨难,深知和平发展环境的来之不易。同样,两次世界大战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留下了永久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实现良好的发展。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论作为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突出地位,中国将义不容辞地以大国形象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中国也必将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趾。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创造性地分析了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创造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而且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认识,也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共同思想基础是国家、民族和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根本前提。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保障,政党就会瓦解、国家就会解体、民族就会分裂。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求用一个共同的思想意志来凝聚全党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大事变迁,一些老牌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我国发生危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严重政治风波。我们之所以能够力排国际上的不良影响,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和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党的理论创新给予的强大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把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一届中央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目标指向,更富有勿忘国耻的特殊意义,更富有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激励作用。习近平“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为引领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已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拓未来的行动纲领。
  综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它的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论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事实也深刻表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具有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强大思想基础,它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主心骨。这一重大思想及其指导下的新的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展现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