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829236

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路径

www.gcdr.gov.cn (2015-01-22) 来源:学习时报

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路径
 中共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委书记 李顺琪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抓好了,党的建设才能上下贯通、接到终端,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笔者通过对宜秀区58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得出,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五大机制。
  队伍培养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发展选人是核心,育人是关键。实践中,宜秀区围绕前期提出的“靠得住、思路清、敢担当、能战斗、善团结、守纪律”的选人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组织书记;继续深化村干部“跨村交流”工作,并向“跨乡交流”延伸,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优的党员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中培养选拔班子主干。采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小板凳宣讲团、政策解读小卡片、通俗解读小段子、党建知识小讲座、党课小光盘”三微五小载体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和能力。
  长效服务机制。继续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完善“书记领办项目”制,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着力构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在便民服务、助民增收、惠民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健全常态化民情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将村、社区科学划分为网格单元,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动态做好民意采集、民情研判、利民惠民、问题调处工作,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依据党员特长,以不同功能的群众性组织为依托,全面推行“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模式,使党的组织和服务向聚居点、合作社、产业链延伸。
  激励评价机制。对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应当成为一种常态,即持续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输血”力度,并使之制度化。首先,加大对基层特别是村级财政的支持力度,让基层真正有能力管好群众期盼的事、有钱办群众想办的事、有场所让群众参与议事。其次,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合理增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确保村干部劳有所得、干有所盼、病有所医、退有所靠,让基层干部能全身心投入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第三,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拓展优秀基层干部的上升空间,积极开展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街道)党委工作,有计划地拿出部分事业编制岗位面向在职村(社区)干部进行招聘,切实让村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激活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正能量。
  监督约束机制。把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健全基层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及时掌握了解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严管理基层干部,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坚决解决在萌芽状态。健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群众监督制,推行“阳光政务”,由党外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全体党员进行监督约束;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完善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的监督作用,及时调整不符合发展需求的建设内容;完善村务决策机制,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民理事会)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奖惩分明,对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对违法违规的及时查处,对失职渎职的及时追究。
  服务创新机制。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生产、工作、生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宜秀区以践行群众路线教育为抓手,用乡情乡语解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重要战略决策;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跨区域联建等新模式,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形成强大的合力;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积极引导村集体与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拓展和延伸。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传媒手段了解舆情,借助手机短信、QQ群、微博、微信等媒介,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密切与群众的关系;积极探索“群众信息服务站”“群众说事室”“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模式,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诉求受理、困难救助、无偿代理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