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336592

李逍遥:莫让“打虎者”成“大老虎”

www.gcdr.gov.cn (2017-01-18) 来源:四川组工网

在中央纪委查处一些案件过程中,有些地方的省部级“大官”,常常会有求于相关的办案“小官”,或望其通风报信,或希冀“大案化小、小案化了”,而某些心存私念的“小官”,竟可藉此“管”住大官,或向其为亲戚讨要重大工程项目,或100万元、200万元照单全收,就此监守自盗,猫鼠同窝,“打老虎”者最终竟沦落成贪腐“大老虎”,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唏嘘不已!(1月12日新华网)

纪检办案“小官”,本应秉公办事,谨慎从严,正直无私,管住“耳”“手”“口”,然而,少数办案“小官”,不能恪守为官本分,反而心存私念,把手中职权变现,最终, “小官”成“大老虎”,办案者亲手为自己戴上了镣铐,既让人震撼,更让人叹息!

办案者,执法者也,何以坚守自盗?莫非是“当局者迷”?非也!办案者,熟知各项法规,深谙官员心理,可惜,没有将优势对付贪腐者,为国家和人民清除“害群之马”,反而以己之长,攻制度之疏漏,玩起了猫鼠同窝的游戏。乍一看,在办案身份的保护下,可以瞒天过海,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虎作伥者必将自食其果,偷天换日者必将作茧自缚。

莫让“小官”成“大虎”,要点亮理想的“前行灯”。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笃定从容,在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保持清风正气的政治本色。坚定理想信念,为官从政就要做到清正廉洁。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注释中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财物馈赠,不玷污自己的清白品行,就是廉洁。廉洁,是一种信念,一种品行,一种修养,更是群众对好官的希冀。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拒绝外物诱惑,身体力行做到廉洁,“小官”才不会变成“大虎”。

莫让“小官”成“大虎”,要牢固制度的“防范门”。正如电脑系统需要不断打补丁,才能修复完善漏洞,才能顺畅运行。同理,行政制度也需要加固加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制度刚性运行,成为“铜墙铁壁”,将心存不轨者拒之门外。一是制度要明确、精细、具体,让人能一目了然,防止抽象、空洞、虚化的花拳绣腿。二是制度要延续方有生命力,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之上,而要切实执行才有效果。三是制度要公平规范,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坚决制止执行中的随意性,对违反制度现象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反对。

莫让“小官”成“大虎”,要高举监督的“执纪剑”。 在近期播出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广东省原纪委书记朱明国反思道:“其实有人监督、有人看是福,没人看、没人想看、没人敢看是祸。”惨痛的教训发人深省,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用权,恣意妄为,而要珍惜权力、敬畏权力。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必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于腐败现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案件和线索,不见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貌,更不能“灯下黑”。平时要加强监督提醒,让“咬耳”“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当“打虎者”成为反面教材,充分表明纪检干部也没有天生的“免疫力”,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代价不能白付,纪检干部也好,普通干部也罢,要常思“我是谁”方能常在“河边走”而“不湿鞋”。

(四川省合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李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