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402263

“以奖代补”奖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www.gcdr.gov.cn (2017-08-09) 来源:四川组工网

“周连芳喂养生猪2头,奖励400元,喂养土鸡44只,奖励200元,喂养鸭子22只,奖励100元,合计700元,梁如贵奖励900元,梁福英奖励1000元……”近日,在四川省合江县白沙镇忠孝村2017年上半年贫困户产业发展奖励会上,该村47户贫困户获得了19200元的产业奖励基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四川省合江县白沙镇结合自身实际,改变原有帮扶方式,坚持教育引导为主,注重对贫困户扶志、扶智,重点在产业发展上帮忙找路子、出点子。经过与帮扶部门协调沟通,设立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制定奖励政策,实行“以奖代补”,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这样看来,贫困户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得到激发,他们想要脱贫的愿望强烈,这对他们摆脱贫困作用毋容置疑。而过去地方政府对贫困户群众大都实施的是补助政策,贫困户群众不管有没有发展产业,付出劳动没有,都有一定数目的政策补助,这客观上助长了一些贫困户要我脱贫的思想。一些贫困户群众更是产生我是贫困户,享受政策理所当然的等靠要思想。

脱贫是谁的事?是贫困户的事,是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但归根结底,还是贫困户自己的事。只有每一个贫困户自身认识到脱贫致富的重要性,愿意通过辛勤的劳动,换来美好的生活,脱贫攻坚才可能取得实效。基层政府改变对贫困户群众的帮扶方式,变过去大锅饭式的补助政策为“以奖代补”,你只要在政府的帮扶下,切实发展起来产业,政府就给你奖励,而如果你一事无成,躺着等政府来帮扶,那么你就没有奖励。这样打破了扶贫资金使用的大锅饭模式,才可能换来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加速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志向的重要性。“以奖代补”是一种“奖勤”制度,有助于贫困户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你追我赶,创造出脱贫致富的加速度,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后,奖励资金是动态的,贫困户群众越勤劳,产业发展得越多,发展得越好,奖励资金也就越多,这对贫困户群众行动起来,埋头发展产业,埋头勤劳致富,肯定是大有益处的;对换来脱贫致富加速度,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简阳市禾丰初级中学 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