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陕西省清涧县通过在各乡镇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现场受理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
从严治党无止境,监督执纪问责必须永远在路上。陕西省清涧县在各乡镇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是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创新模式,可起到惩防“蝇贪”的作用和效果。“赶集接访”能强化“三个效应”。
一是强化延伸效应。党内监督没有禁区和例外,应不留死角、没有空白。“赶集接访”, 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反映诉求,打通了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通道,补齐了基层党内监督的短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赶集接访”,体现了纪委将审查重点落实到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乡村干部上面,体现了对“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小官、小案、小事”的高度重视,打通了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
二是强化宣传效应。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赶集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是劳动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清涧县在各乡镇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向群众发放举报明白卡,讲解举报方式,向广大群众传递出党和政府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的消息,群众必然会一传十、十传百,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必然产生出良好的反腐败、惩“蝇贪”宣传效应。
三是强化震慑效应。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工作人员面对面、点对点向群众宣传政策、解答疑问,现场接受群众信访举报,必然让“蝇贪”感到“探照灯”就在自己眼前,监督执纪问责离自己很近。在群众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和如何进行举报后,“蝇贪”会更加感到有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在时刻盯着自己,在贪腐时定然会有所忌惮。“赶集接访”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必然起到很好的震慑“蝇贪”作用,在乡村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机制。
乡镇赶集会上设立接访点,贵在坚持。要把这一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使“三个效应”进一步彰显,在乡村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
(成都市金牛区发改局 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