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366696

四川筠连县春风村党支部——示范引导,领跑农村致富路

www.gcdr.gov.cn (2013-08-0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四川筠连县春风村党支部
——示范引导,领跑农村致富路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仍有不少农村发展滞后,一些贫困村的老百姓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增收致富是群众对党组织最大的期望,也是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村组干部人手少、老百姓信心不足、发展条件差无思路……面对重重难关,四川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从强队伍、做示范、定机制入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将一个贫困村打造为脱贫致富的典范,“春风经验”被写入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强队伍——村组干部统筹使用

  “有女不嫁猫咡湾,那里只有乱石山,土地贫瘠路难走,一天只吃一两餐。”顺口溜里饭都吃不饱的“猫咡湾”,正是大山深处的春风村。2004年,这里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
  “春风村这么多年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一支给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回味上任之初镇领导的叮嘱,村支部书记王家元把优化服务队伍列为支部首要工作。
  针对“七个党员八颗牙”的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村支部打开思路,将退伍军人、大学生、回乡创业人员纳入视野,使年轻党员竞相涌现。目前,春风村19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仅一人。
  另一方面,支部成员走家串户了解情况,邀请外出务工能人回村,想方设法为村里“招兵买马”,配齐配强村组干部。
  龙塘组组长张龙虎就是放弃广东收入不错的工作回村的。“村民组长?一年补贴1200块?我们夫妻俩在外打工,一个月就挣八九千!”最初,张龙虎觉得这个挽留很可笑。“一家富不算富,全村人生活都好了才叫富。你有十多年党龄了,要担起这个责任!”在王家元再三劝说下,他最终留了下来。
  队伍到位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村支部面前:6名村干部要打理全村生产生活,人手已经严重不足,可碍于妇女主任、治保主任、文书等职责所限,抓基础、促发展样样都要书记、主任牵头;精挑细选的3个村民组长,工作范围限于村民小组内,能力也并未充分施展。
  有人事多得干不过来,有人想干事却没舞台。这种矛盾下,“村组干部统筹使用”的办法应运而生。
  春风村一改村民组长专注本组事务的传统,让他们像村干部一样,对全村负责。结合发展需要,村级事务被划分为经济发展、党建工作、社会事业、精神文明、综治维稳5个板块,书记和主任之外的村组干部每人抓一块。
  “分管”精神文明工作后,春风组组长胡怀彬在村里组建了环卫队,村容村貌再没让村“两委”操过心。“村里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能力,也让书记和主任有更多精力思考全村发展方向。”胡怀彬说。

做示范——无职党员带头致富

  被环境学家称为“地球癌症”的喀斯特地貌,导致春风村土壤贫瘠,很难发展种植业。多年来,村民尝试过种海椒、番茄,均以失败告终。大山里的这个“石头村”没有其他资源,发展无门成为制约增收致富的瓶颈。
  “在家拍脑袋不行,要请专家到村来,实打实给予指导,更要带村民走出去,学习发展经验。”村党支部寻找破解之道,从市县请来了农业专家。
  实地考察后,专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三个村民组中,春风组的岩石缝隙中有黄泥堆积,虽然不适宜种庄稼,但非常适宜栽李子树,而且结出的李子水分充足,味道香甜。”
  然而,在之前失败的阴影下,让村民放弃种惯了的粮食改种李子树,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党员干部就得冲在前面,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村民有畏难情绪,刘远恒等3名党员站了出来。
  “有的石头缝里土壤太薄,要到几里外的山上去找土,一背篓一背篓地背回来,填在石头缝里。栽了李子苗,又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浇灌。”即使再难,给村民“探路”的刘远恒也没有放弃。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功,春风组开始大规模种植李子树。土壤条件不适合种李子的中沙组和龙塘组,通过“走出去”也分别找到了发展方向——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花卉种植、依托高山林地发展良繁茶叶种植。
  从示范种植到规模发展,党员示范户成了村民争相请教的“土专家”。针对村民需求,村党支部在每个组设立1个党员中心户,每户结对帮扶几家农户,组成“党员中心户+农户”致富联合体。
  在“支部带队伍抓产业,干部带党员抓示范,党员带群众抓发展”的党组织引领发展良好格局下,春风村李子、茶叶、花卉三大产业竞相发展。目前,全村已发展李子1820亩、花卉1680余亩、良繁茶叶2200余亩。2012年,仅李子产业就实现产值320余万元。

定机制——产业协会规范发展

  随着产业发展壮大,无序竞争现象开始在春风村“冒头”,村民自相杀价导致产品价格节节走低,一时间怨声四起。
  “市场条件下,党组织必须发挥领导作用,带领群众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这样才能实现规模化种植养殖的1+1>2。”在外经商19年的王家元一把扭住了“牛鼻子”。
  村党支部经与农户共同协商,先后成立李子、茶叶和花卉苗木三个专业协会,实行“支部+协会+农户”模式,注册了“猫咡湾牌春风李”和“春风桂花乌鸡”商标,对产业实行科学生产、科学管理和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的规范化销售。
  这么一来,村民们都乐坏了:“以前各干各的,我们是竞争对手,都在心里打小算盘;现在我们绑在一起干同一件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家收入都比以前高了!”
  为使协会工作得到村民认可,春风村还建立了支部班子成员与协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党支部和协会联席会议制、党员和会员(农户)结对联姻制、协会一事一议制和协会信息与技术共享制“五项制度”。
  “一样是普通茶农,为什么他说了算?”茶叶协会成立之初,会员们对负责人人选争议纷纷。村支部和会员商量决定,由村委会主任、党支部委员刘炳付兼任茶叶协会理事,协助理事长处理协会工作。有自己认同的党员“坐镇”,大家笑着放了心。
  在党支部与产业协会这两条线之间,如何使党员与会员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村支部大力开展“三吸收三培养”活动,把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和经纪人吸引进入协会,把会员培养成技术能手、经纪人和党员干部。
  去年“七一”,李子协会会员周青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位20多岁的年轻党员,带头承诺交协会的李子绝不以次充好,还主动帮助其他会员解决种植难题。
  乘着快速发展的春风,党员群众干劲正浓,外出务工村民纷纷回村。如今的春风村,石头缝里长满了李子树,山间缀有大片的茶园和花圃,路边排着两三层的小楼,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1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