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719145

成都大邑县:推行“五账法”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考 打通连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www.gcdr.gov.cn (2014-04-09) 来源:四川日报

成都大邑县:推行“五账法”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考
       打通连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事情过去半个多月了,大邑县安仁镇党委书记方文祥至今想起还是感动不已。那天,他正在办公室处理事务,一名农妇走进来悄悄告诉他,村子里有人在河边偷偷乱采砂石,请他立即派人前去查处。说起来是件小事,但有着20多年农村工作经历的方文祥见到记者依然感慨良多。“要放在以前,事不关己,不会有人管这些闲事。现在见到违法乱纪的事,群众会主动给你报告。”自从县里实施动态建账、民主议账、务实销账、及时晒账、满意结账的“五账”工作法以来,“干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工作起来越来越顺手了。”
    3月底,自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该县探索推行“五账”工作法,积极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个环节:用“实”功夫才能赢得“真”效果

   【现场实录:我在外打工,想把家里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出去。村里建账后,引进葡萄种植大户,在承包地上建起葡萄园,一年下来光土地流转就净收入3379元。——裕民村六队农民高树春】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各种矛盾更加突出,“问题倒逼我们反思自身在服务群众上存在的问题,迫使我们寻求更好地化解矛盾的办法。”大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谯文成说。去年底,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发出“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号召,大邑县委在借鉴先进经验、总结基层探索的基础上,提炼并形成了“五账”工作法,并迅速在全县范围推广。
    体察民情动态建账。采取县乡村组干部入户、田间地头谈心、主动接访等形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多途径收集民情民意。据裕民村村委会主任安磊介绍,村干部在走访过程中,要带上“一本一卡一表”(民情日记本、亲民爱民连心卡、一户一档民情登记表),向困难群众发放“亲民爱民连心卡”,群众一旦有困难、有需求,便可及时联系当地干部。干部走访中对群众提出的需求、意见等,及时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则将每户群众的姓名、地址等基本信息,诉求内容、困难原因等详细情况记录到《民情登记表》内。每个村(社区)活动中心还设有“民情收集站”。在汇总、梳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分层、分类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民情台账。
    问题梳理民主议账。对收集的社情民意,大邑县按照村(社区)、乡镇(街道)、县级部门、县委自下而上的顺序,采取逐级分层次定期召开扩大会议的方式民主议账,并按照分级、分类、分批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下级不能解决的及时逐级上报。对必须解决的问题立即责成相关单位及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明确提出分期完成计划;对需要多个单位协同解决的,则明确由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工合作、协同解决。
    立行立改务实销账。对梳理出的问题,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各级社会组织的作用,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确保逐项落实、逐件销账。该县的一大特色在于,“根据账本中提出的问题的不同属性,以及群众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社会服务需求特点,充分发挥‘四类组织’(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小微经济组织)各自优势,通过‘四类组织’务实销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振中介绍说。
    阳光透明及时晒账。为了确保群众“清楚解决方案、清楚解决进度、清楚解决结果”三个清楚,充分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大邑县通过村务公开栏、县公众信息网等途径,对“三本”台账建账、议账、销账情况实行全过程阳光运行、公开晒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群众评价。各村(社区)原则上每季度举行一次晒账大会,每次不少于50个群众代表参会,首先公布账本,再由群众代表查账、提问,村(居)委会主任解答,联系村(社区)的镇领导作点评。
    群众认可满意结账。服务群众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大邑县具体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结账:一是在村(社区)晒账大会上,请提出诉求的群众参会,进行现场查账,群众满意后,填写《办理事项意见反馈表》并摁手印结账;二是在群众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后,由干部及时回访,请其填写《办理事项意见反馈表》并摁手印结账。总之,只有群众在《办理事项意见反馈表》中的满意栏画勾后,才能在各级台账电子表中注明已办结事项,正式结账。截至3月底,大邑县民生诉求结账数6239个,结账率达91.1%;困难群众帮扶结账数5863个,结账率96.9%;不稳定因素化解结账数303个,结账率91.3%。

四点启示:消除“断头路”才能建成“连心路”

    【现场实录:走基层就要沉到底,解难题必须见到人。联系服务群众我们有“硬”制度,即镇干部每周至少下村一次,镇党政班子固定走访困难群众50户,一般干部走访100户。——董场镇党委副书记谭海泉】
    人心向背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正在开展的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范围广、领域宽、单位多,与群众联系更紧密,群众期望值更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基层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有效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事关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大邑县探索推行的“五账”工作法,为我们扎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启示。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须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教育实践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大邑县从走进群众发现问题、以民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到公开解决过程和结果,最后以群众满意为办结事项的标准,形成了一整套可具操作、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和机制将新探索、好做法固化下来,才能确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阵风”。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须找到有效载体。有了载体,教育实践活动才有了工作的抓手和实践的平台,才能保证活动开展不空、不虚、不偏。大邑县的做法是搭建有效平台、形成有效载体,在务实销账环节,通过“四类组织”建起了农村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以政府政务服务为先导,带动并引导各种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一线下沉,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活动引领、平台创建,更能吸引群众参与,更有利于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须创新服务方式。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邑县在推行“五账”工作法过程中,一个重要创新就是建立起了“干部跑路”机制,强化干部服务功能,每个村(社区)干部同时还兼任为民服务代办员,以前要群众跑腿办的事,可以交由村(社区)干部代办,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践证明,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治理的一个方向。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须为民排忧解难。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是我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民服务、为民办事、为民解难,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人怕三见面,树怕一根线”,方文祥形象地说,干部经常沉到基层一线,与群众见面多了,与群众“打得拢堆”,群众自然视你为贴心人。人心一通,难题好解,实事易办。实践证明,只要坚持走基层、接地气,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勇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自然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一定能凝聚起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