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962002

巴中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村民们的五个心愿变成现实

www.gcdr.gov.cn (2014-06-29) 来源:四川日报

巴中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村民们的五个心愿变成现实

    6月25日一大早,因为几天前栽红苕时淋了雨,59岁的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一社村民倪克贵来到村卫生室,找到村医张明给他开药方。在80多平方米的卫生室里,还有六七个村民。门诊室里面一间的病床上,一个小孩正在输液。
    半年前,村卫生室还是另一番景象:房间只有10余平方米,两边是村部办公房,前后是两堵石壁,整个卫生室没有一扇窗。村卫生室的改变,得益于该村的大学生村官张雪梅。
    除村卫生室外,村公路得到硬化、村小学整修一新、100多户村民用上自来水、村里废弃的果园发展成中药材园。村民们的五个心愿变成现实,这一切都得益于张雪梅。而此时,张雪梅却在300多公里外的成都华西医院的病床上。乳腺癌晚期的剧痛,正折磨着28岁的她。
通过“算账”筹款修路
    尹家乡是恩阳区最偏远的乡之一,大垭口村更是“一脚踏三县”,紧邻阆中、仪陇,面积4.1平方公里。2009年9月,张雪梅放弃在沿海打工的高薪,选聘为大垭口村主任助理。
    看到村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全村406户就有建卡贫困户120多户,张雪梅决定从修路开始,一点一点改变落后面貌。村里决定硬化2.9公里尹(家)-护(垭)公路大垭口村段,需自筹资金60多万元。找村民筹钱,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农村债务锁定前,村上差部分农户的钱还没有给,他们不愿再出钱;有些农户家里困难,确实拿不出钱;有些农户整家外出,长期联系不上……
    在一次夜入农户家做工作时,张雪梅与村民张德孝聊起从前卖猪的经历,从中找到突破口——通过帮农户“算账”筹款。张德孝谈到,和妻子抬着家里的猪到街上卖,由于路况差,生猪摔出血,抬到街上时对方以此为由不收购,夫妻俩只得又抬回家。
    人工费、生猪卖不出去的损失费、误工费,张雪梅一笔笔给张德孝列出来。慢慢地,张德孝想通了:要致富,还得先修路。第二天,张德孝找亲戚朋友借了2000多元,凑了公路款。
    在张德孝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很快交了修路款。村道硬化工程顺利实施。
引进企业建起药材园
    大垭口村有一个100多亩的果园,后因果树老化、管理不善、交通不便等原因而荒废。张雪梅决定引进企业搞开发,将果园变“废”为“宝”。
    为寻找投资人,张雪梅到成都、重庆等地,找同学、朋友帮忙。几个月下来,没有人愿意来投资。张雪梅又一边在网上查资料、选项目、学技术,一边找各种机会推销项目。
    张雪梅的执着引起个体老板何映志的关注,反复考察后,他决定在该村投资建中药材种植园。“水果都没卖出去,又叫我们种中药材,若再卖不出去,损失谁来承担?”曾饱受水果滞销之困的村民质疑张雪梅的建议。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张雪梅没有放弃,顶着盛夏的烈日,拿着资料走家串户做工作。
    2011年初,一个100多亩的药材种植园在大垭口村建成,村里成立药果蔬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如今,20多名返乡村民长期在药材园务工,每年能挣七八千元。
孩子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
    到大垭口村的第一个月,张雪梅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小学。大垭口村小学3间教室由于年久失修,一遇雨天常常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黑板上到处是小洞。学校煮饭用水需来回20多分钟挑,每次挑回来一桶水已变成半桶水。
    村小学和学校的留守儿童,成了张雪梅心里的牵挂。可翻修村小,再加上附属设施,需约百万元。几年里,张雪梅一有机会就去争取。这期间,灾难降临到张雪梅身上。2012年春节后,张雪梅感到胸部刺痛,但由于工作忙,一直拖到4月才在丈夫的逼迫下到巴中市中医院检查,被确诊患乳腺癌。到去年8月,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和骨髓。
    张雪梅忍着身体上的剧痛,一次次往返在区里和村小之间,交申请、送报告,最终提前得到“校安工程”的项目支持。
    孩子们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在干净舒适的食堂吃饭。村里也修起了崭新的卫生室,村道沿线首批120多户村民用上自来水。可张雪梅却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住进了医院。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见到张雪梅长期联系的留守儿童张燕。在张雪梅的帮助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张燕已手术后回到课堂。就在前一天,张燕想给她的“雪梅妈妈”打个电话,而在病床上的张雪梅已无法接听。7岁多的张燕有一个简单的心愿,想快一点见到她的“张妈妈”。村民们也在为张雪梅祈祷,希望她能健康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