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173722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京举行

www.gcdr.gov.cn (2014-08-08) 来源:四川日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京举行

    8月7日下午,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剧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全剧共48集,历时5年创作拍摄完成,定于8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邓小平同志亲属代表邓榕先后发言。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代表评论家发言。本剧导演吴子牛和演员代表马少骅、印小天先后发言。
    大家在发言中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深入讨论拍摄这部电视剧的重要意义。大家普遍感到,这部电视剧全景式地反映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这段实现伟大转折的重要历史,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光辉历程,深刻诠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座谈会上,大家充分肯定了这部电视剧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取得的成绩,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大家都认为,一方面,该剧很好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巨大勇气和智慧;另一方面还塑造了一大批身处各行各业第一线,艰苦创业、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生活、敢为天下先的干部群众形象,充分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和创新精神。
    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单位负责人、邓小平同志亲属和原身边工作人员代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主创人员等参加座谈会。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双线交织 再现8年间的中国史 

    8月7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首播仪式现场,导演吴子牛携邓小平扮演者马少骅以及众多剧中演员集体亮相,为观众讲述这部电视剧幕后的故事。吴子牛表示,这部电视剧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而是一部全景式表现改革开放的现实主义作品。

    两条线交织,360度还原历史

    “作为一名导演,我很荣幸能够参与这部电视剧的创作。因为我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在现场,吴子牛表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所选取的1976年到1984年是中国最重要的8年,几乎剧中所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自己的生命轨迹相重合。
    也因此,这部电视剧除邓小平和家人、身边人这条真实的线索外,还虚构了田志远和夏默两家人,作为无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家庭与个人的缩影。通过他们所经历的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知青返城、个体户创业等历史事件,全面展现这8年间,这些影响中国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影响到普通人的命运。
    吴子牛透露,为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整个剧组对每一个历史细节和生活细节都进行了仔细考证。“大到建筑,小到化妆、服饰、道具等,甚至当时的音响、一张纸、一支笔、一枚邮票都要求符合1976年至1984年这个时期的时代氛围。”

    和四川话较劲,荧屏内外闪耀四川元素

    电视剧第一集,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一出口就是川味浓郁的四川话。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除四川话外,从投资到幕后制作,整部电视剧的荧屏内外四川元素不少。
    吴子牛透露,有几幕是邓小平在四川的戏。“有一场戏,是邓小平在一位装了沼气的老太太家里参观。这里需要一位四川老太太和邓小平对话,为呈现原汁原味的状态,我们专门邀请在外地工作的四川人艺老演员王彩平出演。这是我们对四川观众的诚意。”
    “有一场邓小平视察农贸市场的戏,戏里的菜摊老板讲重庆话。外人可能听不出来,但四川人一听就知道不是那个味。为效果真实,我们还是在后期请人为这段话重新配音了。”身为乐山人的吴子牛说。
    和吴子牛一起,与剧中四川话发音较劲的,还有电视剧的执行制片人高成生和后期配音导演宣晓鸣。
    在首播仪式现场,马少骅透露,高成生是自己的四川话指导老师。“他经常在拍摄结束后告诉我哪个字的发音没对。”
    高成生告诉记者,马少骅是贵州人,虽然每天都要专门听邓小平的录音,但是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会带着贵州话的味道。“为不打扰他拍戏,我和吴子牛一般都会在拍摄结束后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和宣晓鸣还拉着他改了几个字的配音。”
    花絮
    冬天吃冰棍:电视剧第一集中,有一幕是在瓢泼大雨中,热血青年田源和夏建国张贴“邓小平,你在哪里”的戏。这幕戏拍摄时间在11月底,在洒水车制造的“大雨”中,主演印小天和杨铮的衣服、头发很快就结成冰柱。但为了拍摄效果,两人还得吃冰棍、喝冰水,以保障说话时不会出现哈气情况。
    6小时等一个火锅道具:为逼真还原历史,剧中所使用的道具几乎都是真实的。印小天告诉记者,在一场夏建国招待云南知青的戏中,为等道具组将老北京涮羊肉火锅店的道具送到,所有演员在拍摄场地等了6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