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来古镇经营茶楼时,街道破败不堪,又乱又脏,房子也又老又旧。因游客稀少生意不景气,改做凉粉,竟一炮打响。”“伤心凉粉”创始人杨明自认为创业成功是抓住了古镇文化气质、踏对了洛带建设节拍。
客家文化是洛带的灵魂。徜徉在位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客家文化触目皆是。清代风格的古镇老街,呈“一街七巷子”状,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散落其中。博客小镇记录了客家人迁徙路线,客家土楼展陈着客家人历史记忆。更让人惊奇的是,镇内九成以上居民至今说着类似“广东土话”的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习俗。杨明也在“伤心凉粉”前冠以“客家”二字,以标识身份。
“洛带也有自己的标识——特色旅游小镇。”在镇会议室,洛带镇党委书记许宁指着墙上挂着的镇总规图和详规图介绍说,“我从上任就盯着这两张图,坚持塑造洛带客家文化风貌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千镇一面。”随着城镇业态的丰富和景区服务接待能力的提升,洛带古镇景区年游客量已突破600万人。
洛带镇的发展得益于四川省委实施的“百镇建设行动”。像曾经的洛带一样,四川有2000多个小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小、承载力弱。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四川每年选取100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特色优势明显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先行先试,优先发展壮大,使试点示范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产业特色、生态环境等得到明显提升和优化,在全省形成点上突破、面上带动的助推小城镇发展格局,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
产城一体,激发小城镇内生发展活力。“四川打造特色小城镇,核心之举在强化产业支撑。” (下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