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日思夜想有一台电脑,在网上销售我们的产品,今天县委宣传部送来电脑,我的愿望实现了,太感谢你们了。”8月28日,在雷波县马湖乡大杉坪村,贫困建卡户吉觉拉史接过崭新的电脑,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迫不及待地安装电脑,要尽快地把他的旅游产品放到电商平台上。
雷波县大杉坪村现有193户,940多人,他们原来居住在莫红、克觉等乡(镇)条件较为恶劣的高山上。2000年以后,雷马屏农场陆续搬迁去峨眉山市,通过协调他们从100多公里外的高山村寨搬迁到大杉坪村居住。由于彝族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加上土地少粮食产量低,没有比较好的经济收入门路,群众生产水平低,生活较为贫困。2013年,该村进行彝家新寨建设,村民的房屋和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底子薄,贫困程度深,仍然是该县贫困村之一。
“去年5月份,省上相关部门领导到我们村调研,看到村民们穿的彝族服装后,夸奖说‘你们身上的衣服很漂亮,可不可以自己手工做?’”吉觉拉史说,省领导建议在家闲着的村民都学会做手工,做出有特色的民族饰品,借助马湖的名气注册成立绣品公司,把小商品推向大世界。吉觉拉史读过中学,人年轻思想开放,他自费到彝族母语文化最浓的喜德县去学习彝族餐具、服装等制作和漆器艺术。回村后他投资2万多元办起马湖府彝装,成立了雷波县吉利彝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来,省旅游协会派专家到村里培训草编、面塑等技术,村上的妇女和年轻人都参加了培训。马湖府彝装成立半年多来,村上的妇女、年轻人闲暇时就制作草编、面塑等各种旅游产品,交给吉觉拉史的马湖府彝装对外销售。
“前不久在马湖举办第二届孟获文化旅游节,我们把村民们手工制作的彝族服装、草编、面塑产品背到现场去卖,1天就收入了3000多元。”吉觉拉史说,小朋友们很喜欢草编、面塑的各种小动物和芭比娃娃,一般小的10元1个,大的五六十元1个,价钱也不贵。
据悉,雷波县是全州唯一的旅游扶贫创新示范县,大杉坪村距离马湖不到5公里,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大杉坪村列为旅游扶贫创新示范村,把旅游与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梦想。尽管大杉坪村作为旅游扶贫创新示范村,乡村旅游有所发展,但毕竟还在起步阶段,旅游设施不足,到村里旅游的人不多。因此,吉觉拉史一直盼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搭建平台,把村民们制作的各种旅游产品推销出去。
电脑刚安装好,吉觉拉史便迫不及待开始上网,与自己四面八方的好友联系。虽然吉觉拉史对电子商务有些陌生,但村上的驻村第一书记是省教育厅教科所来的,是电商的行家里手,吉觉拉史将拜他为师,把村民们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让大家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