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欧+”战略再结新果
11月2日,在西博会开幕前一天,青白江就为这届盛会献上了一份厚礼:成都-蒂尔堡-鹿特丹国际铁路班列启动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成都-蒂尔堡-鹿特丹特快专线可以在15天内经过哈萨克斯坦和莫斯科实现“门到门”服务;同时,总投资额达21亿元的4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青白江,涉及钢材深加工及汽车零配件生产、新材料等,均来自沿海地区。
企业联手青白江共享 “蓉欧+”战略机遇,这与本届西博会的主题——“中国西部·世界机遇”不谋而合。随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和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寻找“世界机遇”,青白江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开新花、结新果,一个个项目落地间,“蓉欧+”战略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启又一个黄金时代。
□锦舟
机遇生根落地
项目纷至沓来
已走过15个年头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每一届都利用其敏锐的触角,牢牢地把握住了当下的发展机遇。这一届,西博会的触角伸向了“一带一路”。
打开国家西向开放的大门,机遇滚滚而来。而作为前沿阵地的青白江,凭借着“蓉欧+”战略的不断深化,则早已尝到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红利。
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数据表:
2月26日,在青白江区举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2016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66个重大项目同台亮相,总投资超过123亿元;
3月18日,“青白江2016年首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总投资23.7亿元的8个重大项目和300亿元产业基金相继落户,项目涵盖平行进口车、电商物流、大数据产业、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多个方面;
6月22日,“青白江第二次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总投资48亿元的14个重大项目再次落户青白江,项目则涵盖新能源动力电池、新材料、商用车配套、进出口贸易等领域。
无论哪一次签约,对每一个投资者而言,意义都是重大的。如此密集的签约节奏,折射出的是投资者们的相同态度。正如霍氏集团副董事长霍建民所言:“青白江具有很多核心优势,比如铁路、物流、交通、市场、保税业务等等,对企业来说,每一项优势都极具吸引力。”
随着“蓉欧+”战略不断生根落地,更高、更广层面上的合作开始在青白江不断上演。
7月30日,以“携手蓉欧+ 合作创未来”为主题的“创业天府·菁蓉汇·蓉欧+”专场活动在青白江开幕。这一次,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驻成都领事馆代表,国内顶级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韩国、波兰等地的创业团队等共计800余人参加,到会的政商嘉宾数量,在青白江发展历史上创下了又一个新高。
不仅如此,作为西部首个外资孵化项目——捷克SCI孵化器当天同时落户青白江。据悉,该项目不仅将发挥捷克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技术优势,用先进的工业理念服务成都的创业者,还将搭建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两地旅游、贸易、人才互通互融。
发展能级壮大门户引力渐强
今年3月,随着成都海关工作人员轻按鼠标,首批从意大利发来的红酒等价值近万元的海外直购商品,在成都铁路口岸顺利完成通关手续并进入保税仓,成为成都铁路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购进口“第一单”。
从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到打造全省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从建立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到实现通关一体化……作为国家13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进口商品消费第四大城市的成都,如今围绕成都铁路口岸布局“互联网+”口岸经济,正率先加速释放开放型经济的活力。
发展的优势,在青白江被进一步放大。
数据为证:始发于青白江的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已缩短至10天,是国内最快中欧班列,与发往中亚五国的“中亚列车”共同构成四川联通欧亚的“双黄金国际通道”。同时,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构建起的以“蓉欧快铁”为主通道的“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班列网络,蓉欧快铁欧洲终点站已延伸至波兰库特诺、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国内至上海、深圳、厦门等10余个城市的货运班列双向稳定开行,形成了国际国内“两张网”……
“作为我省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成都铁路口岸拥有中欧班列、中亚列车两条连接欧亚的‘双黄金国际通道’,可以辐射欧洲和泛亚广阔地区。”在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小琪看来,青白江早已成为通道优势与口岸优势的集大成者。
发展的能级,在一步步壮大。
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四川正式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承载地的青白江,显然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使其加快发展成为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国际铁路运输枢纽。”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说,自贸试验区作为一种融入全球经济活动的平台,青白江将随着口岸功能和口岸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激发出更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