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丽霞
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让众多眉山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图为10月28日,在眉山经济开发区内企业上班的务工农民。 张忠苹 摄
□本报记者 袁丽霞
近日,美国知名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在耶鲁北京中心发表了2016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在“中小型城市组”227个城市中,眉山是内陆中小城市中进前10名的4个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列入中小型城市组前10强的地级市。
眉山处在成都和乐山之间,地域面积比两个城市少了三分之一还多,一直以来被誉为“夹心”小城。如今的“最佳表现”从何而来?
内通外畅 与成都同频共振
米尔肯研究所是美国知名独立经济智库,此次报告中,共计研究了33个一线、二线城市和227个中小型城市(三线城市)的经济表现。今年,眉山在227个城市中位列第八,排位较去年激增76位。其排名考量的指标共有9个组成部分,包括1年期和5年期的就业增长率、工资增长率、5年内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外资投入增长率等。
报告将眉山之所以能跻身全国三线城市前十、中西部前三甲的原因,归功于“近年大力发展经济、区位交通、培育产业等”。
3个月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把大数据中心落户眉山岷东新区,目前正在做建设前准备工作。该公司副总裁兼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说,眉山处于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发展潜力好。
大城市交通容易“外畅而内不通”,小城市交通容易“内通而外不畅”,但眉山建设了“内通外畅”的交通条件,与成都“基础同网、产业同链、区域同城”。
除已建成通车的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成乐高速和国道245线(原省道103线)外,从2012年开始,眉山全面开工建设工业大道、岷东大道、滨江大道、天府(仁寿)大道4条城市交通干道,“四箭齐发”无缝对接成都。建成后,眉山到成都将新增30个车道,是现有车道两倍以上,形成4条经济发展走廊。
目前,眉山还在推进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眉山段的建设,规划成都站华路延伸线仁寿段、成都红星路南延线仁寿段,和直接与成都天府新区地铁(轻轨)衔接的K3等3条轻轨。
畅通的不止是通向成都。加快综合交通建设,眉山全面构建“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在眉山,实现了县县通一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没有拥堵的交通,眉山市民城区上班,大多20分钟内就可到工作单位。
培育产业 居民幸福感增强
2015年眉山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台阶,“十二五”期间,眉山GDP年均增长12.1%,是2010年的1.9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年均增长27.5%,是2010年的3.4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万元、1.28万元,是2010年的1.8倍、1.9倍。
眉山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该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多个大项目入驻有关。
目前,眉山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已连续9年过亿美元并持续跻身全省前5,联合利华、亚马逊、美国通用、林德气体、海尔等4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眉山。眉山也成为除成都外,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最多的市州。今年1至9月,眉山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8年居全省第2位。
企业入驻多,人力资源需求增大。36岁的张霞是眉山市彭山区青龙镇先锋村村民,去年从浙江的服装工厂回到眉山,在位于彭山经济开发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四川)全球生产基地上班当工人。10月27日,她下班后骑着电瓶车,只用了10分钟就到了家。随即给家人做饭,给孩子辅导功课,晚上还到附近湿地公园散步。
“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张霞说,享受着小城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一年能存上万元,安居乐业的这种感觉让她很“舒爽”。
在眉山,因为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的入驻,越来越多的市民“拿着大企业的高工资,过着小城市的好生活”。
记者手记
小城市也有大魅力
眉山是个年轻的中小城市,有相对低廉的物价、房价,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交通不拥挤,相对少的出行时间成本……这些都能大大提高市民的满足感,提升幸福指数。
作为城市的一员,市民在这样的“小城”,可以同城市一起成长,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后发优势逐步释放。
当前,全国中小城市迎来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带来的机遇。由于网络和交通的发展,一些新经济企业对城市硬件设施的依赖越来越低,而更多地看重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一些科技创意型企业更是追求舒缓的生活节奏和能够孵化创意的开阔空间、清新空气。
也就是说,中小城市也有大魅力。一是来自于其本身的条件,如生态环境好、生活成本低等,这是其相对于大城市的比较优势;二是来自于其所处的区位,这决定了其能否便利地分享大城市的种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