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渠县各基层党组织主要聚焦四个方面,对每批党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着力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一是突出“审” 把牢入口关
各基层党组织在预审过程中,对入党申请、思想汇报、培训教育、群众评价、工作表现等情况从严把关,并根据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卫生学校等不同行业领域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标准,主动与发展对象所在行业、工作单位及公安、纪检等部门对接,对发展对象实行联合预审。
二是突出“训” 把牢思想关。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培养服务制度,根据每批党员发展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采取集中培训与先进帮带、组织评价与群众评议、党性提升与技能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培训和党性评价,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理论达标、思想合格。
三是突出“炼” 把牢能力关
依托“走基层”、“双报到”、“抓党建促脱贫”等系列活动,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的原则,组织预备党员参与政策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示范、环境卫生维护、致富助贫帮扶、民事纠纷调解、民情信息传递、文明新风推行、社会治安维护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突出“谈” 把牢教育关
建立“1+1”新党员联系互助机制,凡有新发展党员的党支部,每个支部委员负责联系指导1名新发展党员,通过定期交心谈心、实地联系指导,全面掌握新党员的入党动机和道德品行,并积极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自觉履行党员义务职责。
渠县县委组织部 刘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