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806033

加强修养 奋发有为 努力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在省管新任职领导干部岗前培训班上的讲话(2014年1月6日)

加强修养   奋发有为
努力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在省管新任职领导干部岗前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416

范锐平

  

对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岗前培训,是东明书记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对新任职领导干部集中谈心谈话,二是提高大家的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三是加强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系统学习。对这次培训班,东明书记高度重视,专门委托我来看望大家并作开班动员。大家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为厅级领导干部,非常不容易,对个人的进步要倍加珍惜,对组织的培养要倍加感恩。成为一名厅级干部,就意味着进入了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行列,必须具备与职务、责任相适应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领导艺术和过硬作风。惟其如此,才能正确履职、审慎用权、正己率人、不负重托、担当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这是新时期党员干部修身正己的准绳。东明书记要求,要让好干部成为全省干部的共同追求,强调要选拔培养“思想解放、敢闯新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这是省委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好干部标准在四川的具体体现。今天,我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东明书记的具体要求,与大家交流一些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要解放思想、敢闯新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省委立足新的起点和新的使命,特别强调“思想解放、敢闯新路”,而且作为“32字”的首位要求,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解放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先导。中国最早提出解放思想的是梁启超先生。纵观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以破和立交织为标志的解放思想进程从未停息。在中国古代大家比较公认的有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后来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思想的交流碰撞,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融合;第三次是中晚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可以说,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有力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思想解放的主动性,领思想之先建党,领思想之先革命,领思想之先推动社会进步。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成都会议上特别指出,“事物总是有始有终的,只有两个无限,时间和空间无限”,要求各级干部“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小平同志倡导并推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后来的南巡讲话,再次带动了中国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破除了姓社姓资的藩篱。历史启示我们:第一,每一次社会重大转型之前,必然有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第二,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对自己的反思和批判,是对过往历史扬弃的过程;第三,解放思想必须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决不能蛮干,更不能盲干;第四,解放思想必须立足于实践的思考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胡思乱想;第五,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每一次思想解放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新的社会矛盾,需要新的思想解放去破解新的问题。这五个方面是我们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极大繁荣、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同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依靠新的思想解放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二)解放思想对四川来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四川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不少改革开放的经验。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受盆地文化、休闲文化的影响,我们干部队伍仍然存在解放思想不够、改革创新不够的问题。一些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往往凭经验、讲惯例,创新思维不足、办法点子不多,长期打不开局面。有的耽于安乐、追求舒适,不愿闯新路、担重责、冒风险。四川老百姓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叫“巴适”,这是个非常好的文化,只有不断地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保持持久的精进动力。但不能简单理解这种文化,任何美好生活的取得,无不靠艰苦的奋斗得来,正是有若干代人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才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生活。当前,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困难需要化解。四川作为西部欠发达省,我们一方面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另一方面也面临诸多的矛盾和困难,可以说是多种机遇和挑战叠加,靠生产要素高投入、资源环境高消耗推动的经济高增长已难以为继,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敢闯新路。

(三)解放思想、勇闯新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破难创新。越是形势错综复杂,越需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越是任务繁重艰巨,越需要稳中求进、破难创新。要增强战略定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必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逻辑起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一方向。我们讲勇闯新路,也必须正确地理解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方略,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导向,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改革。这一点是我们解放思想的基点,偏离了这一点,解放思想就会进入无序争论。要增强创新思维。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应有之义。创新必须以用为本、尊重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略,特别是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完整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中国向前走、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我们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进行什么样的制度设计。这就是我们必须尊重的最大实践,也是最大的探索新路。同时,创新要敢于担当风险。任何改革创新都会有失败失误,要有“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的境界。要坚持问题导向,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与历史上某些经济危机引发的问题很相近。可以从三个维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从先发国家遇到的同类问题中寻找经验借鉴,二是从历史的经验和实践的规律中找到问题的办法,三是从基层创造和群众智慧中汲取力量。任何改革创新都不能偏离这几条。要增强改革勇气。改革是需要“破”的,要勇于清思想之障、破机制之茧,破除“盆地意识”和“蜀道成见”,强化大开放大开发意识,主动冲出去、走出去。要强化市场化导向,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改革是需要“闯”的,要勇于下深水涉险滩、敢闯新路。“深圳精神”的核心要义,就在于敢闯敢试,敢于冲破一个又一个的制度羁绊和利益藩篱。“温州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也在于思想解放、敢想敢干,当别人还在为姓资姓社的问题纠缠不清时,温州人已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

全面深化改革,四川怎么改、在哪些方面突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省委确定了22个专题,由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牵头调研,省委集中三天时间听取专题汇报。这是从全省层面谋划发展。各位厅级干部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谋划好改革,既要有国际视野,追求时代潮流,又要有历史担当;既立足当前问题的解决,也着眼于未来问题的思考。改革是需要自我革新的,要抢抓机遇、发展自己。要敢于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惟其如此,才能创造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新动力。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并不意味着人有能力改变历史,在人没有创造强于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还将沿着既有的轨迹发展,必须抢抓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把握不住,就会错失推动历史发展的势能,就会错过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各级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岗位,都应该以历史的眼光、以遵循规律的自觉,来理解和推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敢闯新路。

二、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总书记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推动四川发展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东明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这一年来,省里许多重大工作都制定了规划,出台了不少实施意见和政策,但抓落实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这个话大家要引起警醒,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一)既会观“天气”,更要接地气。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厅局级领导干部处于中观层面,不仅要“观天气”,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形势,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化解问题。决策要从群众中来。正确的决策往往不在办公室、不在书本上,而在基层、在现场、在群众中。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拜人民为师,才能把准群众的脉搏。现在一些同志,认为自己出身基层、经历过多岗锻炼,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都很丰富,自以为对群众意愿、对基层的情况非常了解,用自己的主观意志代替群众的愿望。很多积极的政策措施,在基层深不下去、落不了地,群众不支持、不买账、不搭茬。为什么?根本在于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长官意志偏离了其本来面目、背离了群众根本利益。这些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政策要到群众中去。党的政策是否被群众所接受,既取决于是否来源于群众,也取决于能不能有效组织、宣传、动员群众。东明书记来川后,省委在几个重大问题上走群众路线的一些范例,可以给大家提供很好的启发。芦山地震的救灾工作、临时安置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走群众路线。从应急抢险、临时安置到整个灾区的规划重建,所有的政策、规划、方案全部是从群众中来,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在广泛获得群众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从而在极短时间内恢复了灾区秩序,推动了灾区重建。又如,面对2013年经济下行压力,省委出台了稳投资、抓工业、促消费、推进城镇化的4个“8条措施”,以及促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10条措施,都是以问题为导向,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来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生动案例。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各级干部认真学习的。

(二)既着眼未来,也不忘本来。未来意味着谋远,本来意味着传承。我们要既着眼未来,也不忘本来,立足现实、承前启后,认真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从干部队伍的思想情况看,有三种思想要克服。要克服“新官不理旧账”。无论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新官”接手的工作大都是前人耕耘多年的“老地”。既会有沃土良田,也会有坑坎薄地;既会有财富金矿,也会有荆棘沙砾,这是现实。作为新任领导干部,大家要面对现实,既记新账,又理旧账。最近,中组部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把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经常用“理旧账”这把尺子,测一测、量一量。要杜绝“好大喜功”政绩。现在一些地方,明知条件不具备,还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结果欠下一屁股烂账,要后任和老百姓承担;有的工程,抢时间、赶进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结果成为豆腐渣工程,等等。这些“好大喜功”的做法,贻害无穷。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决策、上项目、搞工程,都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需要。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就是要有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胸怀,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折腾、不翻烧饼。回顾四川历史,天府之国的美誉、蜀文化的兴起、西部龙头地位的确立、强劲发展势头的持续,都是一代一代接续奋斗的结果。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三大发展战略”,就是在继承“两化”互动、创新驱动战略基础上,又根据四川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确定了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这是新一届省委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上,为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作出的示范和表率。

(三)既要带头干,也要带领干。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进行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力量之源、智慧之源、谋略之源和方法之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我们推动工作的方法论。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就必须学会行之以躬、以行带人,带头干、带领干。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从中央政治局带头、从中央领导带头,上行下效、以身示范。省委也提出这次活动要坚持“五个带头”,要求常委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带头征求各方意见、带头做好对照检查、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带头加强联系指导。我们要带头干,为群众做出示范;带领干,组织群众攻坚克难,这是新任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要勤奋敬业、甘于奉献

勤奋敬业是一个普通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作为领导干部,要在“勤”字上有更高的境界,既要致力勤奋,更要甘于奉献、乐于奉献。舞台可以简陋,但演出必须精彩;岗位可以平凡,但追求必须卓越。新任领导干部,要把新岗位作为新起点,自觉把自己带入热爱岗位、奉献事业的新境界,既敬业更乐业,把勤勉做到极限,把奉献持之以恒。

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个人努力、家人支持和同事帮助,但最关键的还是组织的培养和关怀。可能大家觉得自己很优秀,但应该看到,是历史的机遇把我们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是组织给了我们一显身手的机会,才让我们在众多优秀的干部中脱颖而出。对此,每位同志都应深怀感恩之心。有一颗感恩之心,就会自觉把个人的前途交给组织去考虑,而不是“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有一颗感恩之心,就会每天用心用情地工作,用优越的业绩报答组织培育之恩,而不是向组织讨价还价;有一颗感恩之心,就会善待他人,怀公心、怀虚心,而不是存私心、怀骄心。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培养一个厅级干部更不容易,感恩奋进的精神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

要以精进之心追求卓越。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我经常给年轻干部讲,如果说我们与同龄人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有两条:一是可能比别人更勤勉,二是有更强的持续学习能力。说的都是学习和实践上的勤奋精进。“精进”一词源于佛教用语,“精”就是心要专注,“进”就是行要积极。《汉书》上也讲,“选精进椽史。”精进可以理解为进步,但进步是表象的,精进是内心的,它体现的是一种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意志力。培养精进之心,就要始终树立更高的目标,让这种目标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动力。要在勤学中不断“提能”。在座的同志都是分管一个方面的领导干部,就有可能在其他方面相对欠缺,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学习、拓宽视野、增加储备。工作需要什么就多学什么,哪些问题紧迫就先学哪些,自己缺什么就补什么。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增强本领,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能。要在善思中激发“潜能”。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运用的,同样离不开思考。大家日常事务都很繁杂,更需要潜心静气,对所学的知识,知其内涵、悟其要领,觅其规律、汲取精髓,以此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在力行中强化“动能”。学习目的全在于运用。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指导实践中、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要以火热之心奉献人民。选择了从政,就选择了奉献。组织把我们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不是让我们享受荣誉、享受待遇,而是让我们为党尽忠、为民尽责,奉献智慧和力量。奉献体现境界。兰辉是我省也是全国教育实践活动推出的第一个好干部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向兰辉同志学习。兰辉的事迹非常平凡,但就是这种平凡让人感动,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用情为民、用心做事。他对每一位群众的事情都能耐心细致对待,对每一项工作都能全身心投入,在平凡中默默奉献,这就是一种境界。云山同志说,兰辉是一面镜子,是一本教科书,是一个标杆。服务群众不是一句口号,要求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襟怀,把全部的身心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来自忠诚。党的好干部菊美多吉,长期坚守高原、扎根基层、恪尽职守,最终累倒在工作第一线,被当地群众誉为“最美基层干部”,这就是忠诚。奉献贵在坚持。毛主席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们讲奉献不是一时一地,更多的是平凡的坚守。要始终保持时刻奉献、终生奉献的思想境界,多比吃苦奉献,少比阔气享乐;多比工作绩效,少比生活待遇;多比服务质量,少比个人升迁,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忙碌中享受生活,在艰辛中体验快乐。

四、要品德高尚、清正廉洁

古今中外,从政重德一直是政治文明的传统,也是现代社会的价值遵循。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西方国家对从政者有着十分苛刻的德行要求,哪怕一句谎言、一个不良行为,都可能被舆论放大,引来很大的政治风险。我们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充分彰显了对干部道德品质的重视。去年以来,四川在高级领导干部、市县委书记和高校、省直部门干部中接连出现了一系列腐败案件,极大地损害了我省干部的形象,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前四川的发展。这些干部出问题,根本的一点,就是德的滑坡和底线没守住。我们要汲取这些教训,反思自己的言行,要把品德高尚、清正廉洁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要。

第一,要重德修身。首先,要树政德。政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一个干部是否有良好的政德,关键看政治上是否靠得住、工作上是否有本事、作风上是否过得硬、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我们要常修为政之德,把做官看轻一些,把名利看淡一些,把党和人民看重一些。其次,要讲公德。近几年,社会上因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引发的“信任危机”“信任困境”屡见报端。扶老人被讹诈、哄抢救灾物资等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社会公德的底线。重拾社会公德,紧迫而重要。作为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公德的模范践行者和推动者,带头讲公德、重公德,引领社会新风尚。其三,要立美德。中国古代文人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是修身齐家,也就是私德、家德的修养。古人评判官员有一个重要标准是以孝看忠,就是把对父母的孝、对长辈的敬,看作是对国家忠诚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试想,一个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的人,怎么可能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一个干部的德行在志趣上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古人讲,居官有山林气、野处有理国才。说的是,士大夫修身养性,即使退隐山林,也必须注重情趣高雅、清心寡欲,何况身居庙堂,更应时时反躬自省、修身养性,身正才能服人。作为共产党人更应高于古代士大夫的思想和境界。

第二,要重道轻术。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遵循客观规律,提升思想境界,弃权谋之术、勾兑之术,重大德、行大道。“道”是坚定信仰。信仰信念是促进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引导时代前进的旗帜。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当下,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是遵循规律。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重道就是要遵规。当前,我省经济已呈现出由高速增长向较快增长过渡的调整阶段,这里面既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原因,也是由经济运行周期客观规律决定的。我们在谋划发展、推动改革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就要认知规律、把握规律,善于顺时而谋、顺势而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执政党建设规律、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学习研究和把握就是“道”。偏离了规律就是弃“道”,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就是重“道”。“道”是强化法治。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各级政府行政的底线。东明书记最近发表署名文章,提出“治蜀兴川必须力行法治”。我认为,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也是“道”的重要内涵。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弘扬和践行法治精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环境。

第三,要重廉律己。这是从政的底线。东明书记曾经多次指出,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去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掉一片民心。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谨记这一告诫。一是不谋私。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是为政用权的基本准绳。我们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二是不滥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使用权力,可以发挥才华,造福于民;滥用权力,则必然祸害百姓,被人民所唾弃。作为领导干部,要审慎用权,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要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之下运行、始终把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不违法。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执行法律没有例外,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严惩,任何人的行政用权都不能偏离法律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大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纪国法,决不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

同志们,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挑战,能否取得持续进步,核心有三点:一是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二是必须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必须磨练抵制诱惑的能力。人生的道路还很长,要走得快、走得稳、走得久,必须把这三点作为重要法宝。有位哲人讲到,人生的艺术有两条,一是知足知不足,二是有为有不为。我理解,做官要知足,事业要知不足;服务群众要有为,以权谋私要不为。人生的遗憾也有两条,一是有能力而不为,二是有机遇没抓住。我们躬逢盛世,组织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平台,机遇正当时,理当奋发努力报效党和人民,决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留下遗憾。祝同志们在新的岗位取得新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