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将精准扶贫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从着眼当前脱贫和着眼持久越贫两大方面精准发力,积极实施“1+5套餐”和八大工程,确保2016年184户516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着眼当前脱贫 大力推行“1+5套餐”
“1+5套餐”即1个基金5个类别,镇上出资30万元设立扶贫基金;5个类别包括猪、鸡、鸭、鹅、羊,让贫困对象择一“点单”,镇政府给予每人500元的养殖补贴。目前,已对全镇16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了种植养殖产业扶持。
着眼持久越贫 大力实施“八大工程”
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主动向下、主动向外、主动向上来规划争取项目,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今年,在已建成138公里农村公路,开行4条农村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借助道路提升工程,将全镇涵盖产业园区,辐射宜宾、自贡的“两环三射”近20公里主干道路,纳入市、区农村公路“白+黑”提升工程。同时,加大畅通工程建设。目前已争取800万元打通了县际交通,完善了内畅外快路网,形成了“边际快捷、村村相连、社社相通、户户相接”的农村交通格局。
二、培育富民产业。在“四园”(有机原粮产业园、都市绿色蔬菜园、健康垂钓休闲园和自然生态洁美家园)建设中,围绕“一带两组团”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按照规划养殖“千千万”和打造种植“万千千”的模式培育富民产业。“一带”,即以向家坝灌渠、天音河5.2公里流域为“带”,发展绿色蔬菜。“两组团”,即以徐碥水库区域和龙兴寺水库区域为组团,继续深化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荒坡、闲地发展林果经济。,即围绕种养循环,打造3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000头牛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3000只黑山羊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10000头生猪的养殖场1个。同时壮大万只蛋鸡场和珍禽观光养殖场各1个。即围绕“红绿蓝”产业,巩固20000亩红高梁基地,发展3000亩蔬菜、5000亩清水鱼。目前已发展不间断压茬成片大地蔬菜1200亩、优质葡萄200亩、茵红李400亩、空心菜200亩,并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引进黄柏、栀子、金银花种植。
规划养殖“千千万”,在“四园”(有机原粮产业园、都市绿色蔬菜园、健康垂钓休闲园和自然生态洁美家园)建设中,围绕“一带两组团”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按照规划养殖“千千万”和打造种植“万千千”的模式培育富民产业。“一带”,即以向家坝灌渠、天音河5.2公里流域为“带”,发展绿色蔬菜。“两组团”,即以徐碥水库区域和龙兴寺水库区域为组团,继续深化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荒坡、闲地发展林果经济。,即围绕种养循环,打造3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000头牛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3000只黑山羊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10000头生猪的养殖场1个。同时壮大万只蛋鸡场和珍禽观光养殖场各1个。即围绕“红绿蓝”产业,巩固20000亩红高梁基地,发展3000亩蔬菜、5000亩清水鱼。目前已发展不间断压茬成片大地蔬菜1200亩、优质葡萄200亩、茵红李400亩、空心菜200亩,并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引进黄柏、栀子、金银花种植。
打造种植“万千千”,在“四园”(有机原粮产业园、都市绿色蔬菜园、健康垂钓休闲园和自然生态洁美家园)建设中,围绕“一带两组团”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按照规划养殖“千千万”和打造种植“万千千”的模式培育富民产业。“一带”,即以向家坝灌渠、天音河5.2公里流域为“带”,发展绿色蔬菜。“两组团”,即以徐碥水库区域和龙兴寺水库区域为组团,继续深化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荒坡、闲地发展林果经济。,即围绕种养循环,打造3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000头牛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3000只黑山羊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10000头生猪的养殖场1个。同时壮大万只蛋鸡场和珍禽观光养殖场各1个。即围绕“红绿蓝”产业,巩固20000亩红高梁基地,发展3000亩蔬菜、5000亩清水鱼。目前已发展不间断压茬成片大地蔬菜1200亩、优质葡萄200亩、茵红李400亩、空心菜200亩,并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引进黄柏、栀子、金银花种植。
三、深化教育助学。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630万元建设的石寨学校新教学楼、高标准幼儿园、教师周转房已投入使用。主动与城区学校对接,大力推进教学教育水平提升,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边远乡村。为不让一个适龄孩子因贫辍学,已动员4名孩子重返课堂,将6名贫困学生纳入“雨露”计划,60名孩子参加“手拉手”行动,“保持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户脱贫”,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四、积极推荐就业。有针对性地对有基础条件和就业愿望的精准扶贫对象进行就业培训,经过梳理,分类向企业、商场、建筑工地推荐104人就业,向区工商联推荐11人就业,结合镇内公路保洁推荐了29人上岗公益岗位。
五、推进危房拆改。积极整合建设、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采取相邻配建、适度新建等方式,拆迁改造了69户D级危房,对9户无房户实施全面新建改造,保障了无房贫困户有房居住,住得安全。
六、持续医疗救助。充分整合卫计、人社、民政等惠农政策,落实四个100%(全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商业附加险、应救必救),切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目前已托养3名精神病患者,已对全镇146户341名精准扶贫户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全民健康行动大力推进;为498人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实施医疗救助207人;帮助31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
七、实施低保补差。继续按照“23537”低保评定办法,坚持公开、公议、公正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特别困难户实施低保补差,优先保障。目前,63名低保贫困人口已纳入提高标准范畴,新进低保补差贫困人口36人。
八、大力倡导社会帮扶。通过“上方、外乡和本土”石寨籍成功人士,积极为家乡发展招商引资争项目,为石寨发展添砖加瓦。上湾村外出成功人士王启树捐资30万为村民新建扶贫公路1.8公里,带动了本社公路全域覆盖,惠及800余村民;种植能手熊梁山回乡创业,发展大地蔬菜300亩,常年解决贫困人口60人就业,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石寨商会50名会员结对帮扶61户贫困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州老窖宏鑫担保公司、泸州金甲虫公司、民建泸州江阳支部也主动加盟,初步构建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政府 易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