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农村,就爱土地爱种菜。去年从南京回来,种了100多亩菜,没想到镇政府给我奖励,真的高兴。”手捧5万元奖牌的返乡创业种植能手熊梁山激动地说,今后将努力朝“绿色”“品牌”方向发展。4月22日,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召开产业发展推进大会,15万元重奖产业发展9名大户、7个专业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2个先进村。
石寨镇召开产业发展推进大会,获奖励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上台领奖
近年来,该镇立足实际,积极推进“绿色发展”,通过产业转型、政策激励、组团发展,“产业富镇”初见成效。
理清思路促转型
该镇2013年以来,在组织镇村社三级干部和种养大户赴成都、绵阳、宜宾、内江、重庆、贵州学习借鉴农业产业、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并多次开展大讨论,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产业发展定位为“红绿蓝”(有机红高粱、大地绿蔬菜、清水生态鱼)产业,通过深化“五镇”(党建领镇、项目兴镇、产业富镇、生态美镇、人气旺镇)“四园”(有机原粮产业园、都市绿色蔬菜园、健康垂钓休闲园和自然生态洁美家园)建设,努力实现“泸州美丽西窗口”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定位,关键在干。该镇每年年初确定十大工程,镇村社三级干部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产业转型作为工作的重点,将景观建设作为发展的亮点,“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的理念已深植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政策激励聚乡贤
党委书记谢安海就产业转型发展讲话
“由于泸州城市建设加速,为对接城市人的‘菜篮子’,我们正在努力打造蔬菜基地”镇党委书记谢安海介绍,“为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2013年以来结合实际制定了加快发展种养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奖补标准。
“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露地蔬菜5亩以上的给予每亩200元补助,连片建立标准拱棚1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1000元补助。”副镇长包庆祥说,“我们在涉农项目实施中,统筹考虑蔬菜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新建100亩以上高标准蔬菜基地的,优先建设机耕道、生产路、蓄水池、渠道、微灌等基础设施”。同时,对连片果树10亩以上、规模发展渔业10亩以上并见成效的,镇政府分别给予每亩300元和600元补助。
为吸引更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该镇建立健全各方石寨籍成功人士档案,定期联系,每年定期召开“乡贤例会”、“商会联谊会”,集聚人才,共话发展。目前,在政策激励下,已有南京、新疆等地创业致富的9名种植养殖能手返乡创业,建立农业专合社7个,发展家庭农场7家。
石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芶杰宣读表彰决定
“我们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拿出15万元,重奖致富能手,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发展。”镇长芶杰说。
组团发展上规模
“通过积极引导,现在‘单丁独户搞产业、单打独斗奔小康’的思想正在退出我们的脑袋,‘集约发展、规模发展、生态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流转土地、抱团发展’越来越成为现实的途径。”镇党委书记谢安海说,在专合社和大户的带动下,目前,大棚一片、莲藕一片、藤菜一片、李树一片、膏笋一片、葡萄一片随处可见。“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瓜果飘香、生态怡人的景观农业大有前途”。
该镇在“四园”建设中,围绕“一带两组团”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一带”,即以向家坝灌渠、天音河5.2公里流域为“带”,发展绿色蔬菜。目前已不间断压茬成片种植大地蔬菜1200亩,空心菜200亩,大棚蔬菜陆续发展。“两组团”,即以徐碥水库区域和龙兴寺水库区域为组团,继续深化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荒坡、闲地发展林果经济。已建成水果基地2个,种植优质葡萄200亩、茵红李400亩。
围绕“种养循环”,该镇还提出养殖“千千万”、种植“万千千”的发展路径。养殖“千千万”,即打造3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000头牛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3000只黑山羊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10000头生猪的养殖场1个。种植“万千千”,即围绕“红绿蓝”巩固20000亩红高梁基地,发展3000亩蔬菜、5000亩清水鱼。
(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政府 易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