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纵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三个一线”讲党课,真正使讲党课的过程成为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拧紧“总开关”的过程,切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到基层工作一线讲党课 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抓实调研,掌握一手资料。40余名党员县级领导干部深入挂联乡镇和贫困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和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倾听农村党员心声,了解脱贫攻坚实际成效,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汇总梳理出农村党员在党员意识、宗旨观念、组织纪律、道德行为、教育管理等5方面存在的20个问题,为讲好党课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创新载体,增强实际效果。结合农村党员实际情况,把集中授课和讨论交流结合起来,变台上讲、台下听的“填鸭式”教学为“互动式”交流;把讲台搬到院户,变固定为流动,切实将“两学一做”的学习内容、标准要求和脱贫攻坚等重大决策部署准确传递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心中。
三是盯准重点,聚焦脱贫攻坚。围绕精准脱贫中心任务,深入剖析挂联贫困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实际情况,精心撰写党课报告。按照全县区域扶贫和精准脱贫双轮驱动战略,以三十二道梁、蹬子河—皇家山、龙岗、福申、镇龙山、驷马—灵山六大片区为单位集中授课,在“四个讲清楚”的基础上,重点就大产业、大交通、大旅游扶贫的规划编制、措施步骤、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入交流讨论,切实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做到“六个精准”,使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达到“双七有” 的脱贫标准。#SplitPageHere#
到项目工作一线讲党课 助力落地见效
一是加油鼓劲,提振发展信心。党员县级领导深入317个市县重点项目所在党支部,与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逐一谈心交流,既讲明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又讲清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国家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优势和我县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等有利条件,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期巴中精神和“创新攻坚、担当奉献”的平昌金宝精神,克服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增强发展信心。
二是对症下药,破解发展难题。针对建设资金短缺、招商落地困难、建设程序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在党课报告中重点讲清目的意义、对策措施和责任落实,使“一个重点项目、一个领导挂联、一个责任单位、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和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发挥最大效力,确保谋划项目及早落实、新建项目抓紧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三是精细服务,切实落地见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党课报告,增强全体党员的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和奉献意识,促进和调动乡镇、部门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投身于抓投资和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已落地成熟的大好项目,主动上门服务,通过集中并联审批、现场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项目业主单位办理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相关手续, 力争尽早开工。
到招商引资一线讲党课 助力回引创业
一是建强流动党支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平昌籍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成都、西安、广州、常州等地,建立流动党组织5个,在优秀农民工和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中发展党员12名。各流动党支部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党员开展交流谈心和三分钟“微党课”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二是打好回引三张牌,确保引得进来留得住。打好感情回引牌,将讲党课与招商专场活动深度融合,重点讲清楚平昌近年来的重大变化,中央、省市县对回乡创业的重大政策支持,用真心真情换得回乡发展;打好政策回引牌,出台《扶持办法》,从融资、税收、用地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条件;打好机制回引牌,每年从返乡创业者中评选20名“最美平昌人”和“返乡创业之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乡镇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为回引业主提供创业培训、土地流转、项目指导等服务。
三是用好“1+4”网上党支部,实现学习教育全天候。针对地点分散、开展组织生活不易集中等现实困难,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构建融电视点播系统、智慧党建PC端、智慧党建手机APP、微博微信于一体的网上党支部,上传优秀党课报告、学习课件和视频讲座,及时更新学习内容,使学习教育对象全覆盖,时效全天候。截止目前,全县回引项目648个,完成投资18.4亿元,实现村村至少有1个回引项目,每个乡镇都建有1个3000亩以上农业产业园区的良好局面。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委组织部 谭欣 张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