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国家“脊梁”?在鲁迅眼里,“埋头苦干的人”是其中之一。吴天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以为民服务为本,以默默奉献为志。
日前,记者采访吴天祥,地点如旧——武汉市武昌区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那天,吴天祥和往常一样,早上6点多钟就赶到了他退休前工作多年的地方。
年过7旬的吴天祥退休10多年了,但闲不下来,每天坚持接待信访群众,走街串户,为人解难排忧。
1990年,吴天祥担任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数年间,他接待上访群众万余次,处理各类问题近万个。他还数十次义务献血,4次跳入长江救人,先后照顾过26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识了300多个“穷亲戚”……“民之难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吴天祥诠释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服务与奉献。
上世纪90年代,吴天祥先后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退休后,吴天祥的助人故事仍在延续。这些年,在吴天祥的鼓励和促成下,社区洗衣店开起来了,红领巾小餐桌办起来了,敬老院、家电维修点建起来了……吴天祥的退休工资并不是很高,但他每月都要拿出数千元,资助一些家庭、生活、工作或者学习遇到困难的群众。
始终如一的奉献和付出,在退居二线以后,吴天祥又被评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新华社记者 熊金超
(据新华社武汉6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