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皮袄,手握刹把,目光刚毅,巍然挺立——这是王进喜留给世界的一幅“铁汉写真”。
6月下旬一个平常的上午。坐落在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铁人巨幅花岗岩雕像的基座上,摆放着人们敬献的一束束鲜花。馆内的录音机前,十几位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方晓社区党员服务站的老同志们排着队,轮流拿起听筒倾听铁人当年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的实况录音。“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一句句铿锵的誓言,穿越时空回荡在人们耳畔。铁人,用他短暂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1950年,王进喜通过操作考核进入玉门油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他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1960年,王进喜率队奔赴大庆油田参加石油大会战,井队番号改为“1205”。
刚到大庆的时候,由于吊装设备紧张,王进喜井队的钻机无法运抵施工现场。一套钻机总重60多吨,包括大小设备四五十台。在玉门拆卸搬家时动用了吊车、拖拉机各4部、大型载重汽车10辆。王进喜大吼一声:不能等!他带着30多名工人奋战3天3夜,靠人拉肩扛把钻机运到井场。仅仅5天之后,王进喜率队打出了到大庆后的第一口井,完钻进尺1200米。
被提拔当了大队长后,王进喜依旧每天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严重透支着王进喜的健康。1970年4月,铁人在北京301医院被确诊为胃癌。同年11月15日,王进喜逝世,享年47岁。
新华社记者 范迎春
(据新华社哈尔滨6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