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部署后,四川专门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督导组,从严从实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抓好工作落地落实。近期,督导组深入各基层单位开展了1次为期一个月的集中督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学习教育压紧压实、有力有序推进。
坚持条块结合,确保督查全域覆盖。注重分类指导,在共性问题和普遍性要求基础上,实施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督查。分领域督查。分市县、省直机关、省属国有企业和高等学校、窗口服务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及社会组织等4大板块组建4个督导组,分类制定督查工作方案,科学设置督查任务清单,确保督查工作“不踩空”。立体式督查。立足基层实际,聚焦中心工作,既抓面上督查,深入了解各部门各单位推进学习教育关键动作情况;又抓专项督查,深入了解市县乡换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掌握了解第一手情况,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样化督查。采取不打招呼、不事先定点的方式,运用电话督导、实地察看、调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随机抽查12个市(州)、25个县(市、区)、98个省直单位、13家省属国有企业和28家高校,实地走访134个基层单位、21个政务服务中心、23个园区、66家非公企业和71个社会组织,个别访谈党组织书记、非公企业业主、社会组织负责人、普通党员群众等近300人。
坚持目标指引,通过督查推动工作。把落实学习教育关键动作为督查重点,按照《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12条基本标准》《市、县党委常委班子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率带作用的基本标准》学习教育标准体系要求,严督实查、深查实找。查部署启动。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121个省直单位和22个中央单位在川机构、114家省属国有企业和在川央企、109家高校、4632个乡镇街道、18.6万个党支部都在5月上旬完成动员部署。查领导带头。21个市(州)常委班子、183个县(市、区)常委班子带头到所在支部、联系点讲党课2752次,市县两级党委常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学习教育10917次、指导基层单位14467个,以上率下、层层示范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全省18.6万个党支部普遍开展了一次“重温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参与党员460余万名,4.2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查创新方式讲党课。省、市党委组织部和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分别建立“党课师资库”,入库储备优秀党组织书记、理论专家、先进典型、普通党员“四类人员”700余人,安排送党课到基层3800余场次。全省以党支部为单位讲党课15万场次,组织“时代楷模”、优秀村官罗州仁青、乐山市7名因公殉职扶贫人员等中央、省委表彰的先进典型巡回宣讲5000余场次。查专题学习讨论。全省所有党支部都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开展了第一次专题学习讨论,市县党委常委班子成员到所在支部参加专题学习讨论2563人次。查开展党员示范行动。各级党组织分类开展“共产党员示范行动”,创设共产党员示范岗15.1万个、示范团队2.3万个、示范单位3400多个,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在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上见行动、当先锋。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督查动真碰硬。督查中,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组织不力、问题较多的立即批评教育、问责整改,坚决防止学习教育搞形式、走过场、大而化之。纠正重视不够的问题。对部分地方单位“老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把握学习教育新特点新要求不准,存在“过关”思想的现象,要求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担负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从严从实推动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纠正认识不深的问题。对一些单位特别是非公企业面对生产经营相对困难的局面,企业主对学习教育支持不够,党员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懈怠心理的现象,要求上级党组织加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指导学习教育,积极推动机关、社区等党组织与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结队学习。纠正排查不清的问题。对个别地方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党组织关系集中排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不到位,存在数据不准的现象,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落到支部,下沉力量、精准排查,对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坚决问责党组织负责人。纠正推动不力的问题。对部分单位满足于一般化开会号召、通知要求,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思想发动不够深入,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要求系统谋划本地本行业学习教育工作,制定工作清单,排出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实行菜单式管理,持续发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做到真管真严、长管长严,推动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