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达州7月7日讯(刘艳妮 朱琴)开江县在“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了“党旗引航脱贫路、先锋托举奔康梦”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知促行,确保完成“全县2018年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总体目标。
党旗指路,建强精准脱贫“作战部”。通过全县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跨村联建”和“联合作战”两大战略,在全县推行“1+N”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创”模式,按照强弱联合、同业聚集、区域联合、链条联合等类型,联建了“贫困村+富裕村”、“贫困村+帮扶单位”、“贫困村+公司(企业)”、“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7个精准扶贫联合村党委,并在联建的贫困村实行村务共管、资源共用、基础共建、成果共享、干部区域内选配“五位一体”的运作模式,走出企业帮穷村、强村带弱村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强将领兵,培育精准脱贫“指挥官”。运用市县乡“三级联动”挂职锻炼,采取上派下挂等方式,把51名能力强、潜力大、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任务重的贫困村挂职;通过实施“第一书记”争先工程、村支两委班子提能工程、村后备干部扩容工程“三大工程”,建立“实施两轮甑别、推行三方承诺、组织四类培训、强化五项保障”的选、育、用、管机制,深度激发“第一书记”和贫困村干部队伍活力。
先锋上阵,形成精准脱贫“冲锋队”。实行“1+10”联户制度,推行先富党员致富“双带”、贫困党员脱贫示范、机关党员联系帮扶“三大行动”,每个贫困村每年培养1-3个党员致富能手,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联系帮扶10户以上贫困农户;引导中等收入党员自主创业、加快发展,主动帮扶1-2户困难群众;引导收入偏低党员立足自主脱贫,增加收入,实现第一年增收、第二年脱贫、第三年致富的目标。
人才聚力,组建精准脱贫“尖刀团”。依托脱贫攻坚“265”人才培养计划,推行脱贫人才引进、人才素养提升、人才助力脱贫“三大计划”,引进500名优秀大学生、100名涉农硕博人才,统筹选派120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5000名实用人才成立“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解困、社会保障、党的建设”6个扶贫攻坚人才志愿服务队,奔赴贫困村生产一线指导发展,主动与贫困村群众结成“1+N”长期帮带对子,定期进村到户开展种养殖技术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牲畜疫情防控等。
评议考核,立下精准脱贫“军令状”。通过建立脱贫目标考评机制、“第一书记”责任机制、脱贫干部选用机制、率先脱贫激励机制“四大机制”,细化“任务清单”,将收入情况、减贫情况、产业支撑、基层党组织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运转和作用发挥以及群众评价等20项指标全部纳入考核,逐条对照;采取积分制将日常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采取查阅台账、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查看脱贫效果,听取群众意见,全面客观了解脱贫工作落实情况。及时下发考核通报,指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方向,对整改不力的严格问责,保障脱贫攻坚战斗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