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5104138

巴中市经开区工商分局开展“两学一做”推动“两改一抓”

www.gcdr.gov.cn (2016-07-15) 来源:中国网

今年来,巴中经开区工商分局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中,结合实际、切入重点、突出实效,创新实施“两改一抓”工作,彻底规避学教活动摆花架、跑过场、走形式。“两学一做”切入到改变思想认识,保持政治定力。分局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学习内容、工作举措和组织领导,全局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两学一做”学习实践活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成为空前热潮,从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高度入手,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三会一课”,重温“入党誓词”,每周开展学习讨论1次,先后开展红色传统教育1次,接受法纪教育1次,报送相关政务信息12期,每人写心得体会1500字。

同时找准切入点和延伸点,将“两学一做”学教活动与上级党委政府重大部署相结合,与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监管重点相结合,与推动经开区“223”工作目标相结合,与推进党的建设相结合,建立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通过民主评议,层层传导压力,进而推动各项工作。“两学一做”切入到改革工作思路,创新思维定势。

一是建立了“三建三进”商标开发服务机制(建立服务指导平台,商标战略进园区、建立宣传导向举措,商标战略进企业、建立三农服务机制,商标战略进农村),在东锦社区投资建立了“商标服务指导站”,指导企业商标咨询、商标策划、商标申报工作,是全市唯一的“省级商标示范指导站”。目前工业园区已拥有商标32枚,其中驰名商标1枚,著名商标1枚,知名商标1枚,注册商标26枚,申报待批知名商标3枚,企业发明专利10个已具量产规模,年产值达1.8亿元。在抓好发展工业产品商标的同时,再把农副产品商标战略提升一个高度、形成一种品牌,富裕一方百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占地规模102亩,投资总额达600万元,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其中种植类有水果火龙果、草莓、西瓜等,养殖类有土鸡、生猪等,拟定设计申报“华丰火龙果”、“鹏程土鸡”“兴隆草莓”等5枚农产品商标,先期将5枚注册商标无偿赠送农专社。

二是开展“一对一”精准扶贫活动(一对一干部帮扶结对子、面对面规划产业出举措、实打实精准扶贫见行动)。分局承担奇章元堡村、保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55人扶贫攻坚任务,挤出资金5万元,作为贫困户前期启动资金,为保丰村、元堡村两村共培育生猪养殖户8户,家畜养殖14户,水产养殖2户,商品蔬菜种植户3户,帮助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户。为贫困户送农用物资5吨,送创业信息32条。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送爱心慰问金1.1万元,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5户困难户享受低保和医疗救助。

三是实施“三五举措”打击防范传销活动。(摸底调查“五个清”、常态监管“五个一”、创建目标“五个无”),先后投入经费5万元,开展抵制传销进校园、社区和企业宣传教育活动8次。巴中职业教育学院等3个学校及7个社区作为“创建无传销示范单位”。省工商局检查验收对“单位社区每周一例会一报告”的打传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指定为“2016年度无传销城市创建示范区”。“两学一做”切入到非公党建工作,落实工作定责。“三亮三把”是经开区工商分局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形象红起来,把非公党建责任扛起来),分局把抓企业发展与非公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开展、同落实,深入企业调查研究20余次,破解企业难题100余件。分局主要领导为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工商所长协助企业党组织具体工作和党建阵地建设,切实抓好10个党支部232名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挤出工作经费建立了10个“党员活动室”,通过采集信息查找125名“口袋党员”转入各企业党支部,让“口袋党员”全部回到“娘家”,非公党建工作实现了“四个全覆盖”,置信企业党委先后组织6次“重走红军路”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春晓计划”捐建村级卫生室3个,村级小学4个,教学综合楼1个,塑胶操场2个,投资社会公益事业达1100万元。国盛基业等3个党支部成为全市非公企业先进党支部,经开区工商分局非公党建工作具体做法先后被《人民网》、《四川新闻在线》和《四川消费质量报》记者采编推介。(张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