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是把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是头牛,为人民尽忠职守。他走村入户,关心困难群众送米送油;他迈入田野,带领协警帮助群众插秧;他行走园区,帮助业主解决困难……只要提到他,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人民群众的守护神”。他就是四川华蓥市公安局阳和派出所党员民警——彭波。
生死面前——人民利益比他的生命重要
2009年2月18日下午,彭波在办公室边输液边看案卷,突然接到报警:阳和老街欧昌林家发生火灾。彭波拔掉针头,拔腿就跑。
现场一片混乱。老街全是木房子,居民都用液化气做饭。一旦气罐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消防还没赶到,没有人敢进去。
情况危急,来不及多想,彭波大吼一声“让开”,只身冲进火海。
切电源,找气罐。气罐很快就找到了。可是,欧昌林家气罐被铁丝缠绕固定,怎么也解不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罐开始发烫,随时可能爆炸。彭波急得冒汗,“如果爆炸,在老街的人一个都活不了呀!”终于,铁丝解开了。彭波抱着气罐就往外跑。
“‘老彭’,火太大,太危险了,别进去了。”正准备返回火场抱第二个气罐时,彭波被一个老百姓拦住了。“气罐在里面,会爆!”挣脱拦住自己的人,彭波又一次返回危险的火场。
连续抱出已经发烫的五个液化气罐之后,险情排除了。
事后有人问他:“去抱即将爆炸的液化气罐,就不怕死?”他说:“死我一个人总比死一群老百姓强!”
面对罪犯——他是勇往无前的铁血男儿
他疾恶如仇,敢于直面疑犯的刀枪,擅用天罗地网对付狡诈的犯罪分子,罪犯们畏惧他;他有勇有谋,抓罪犯身先士卒,办案子方法独特、思路清晰,同事们敬佩他;他侠肝义胆,日夜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安宁,居民们爱戴他。
2012年1月下旬,彭波带着一名新民警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他们要从和林格尔县的一个边远地区追捕一名网上逃犯。逃犯就在离县城110公里之外的一个小村子里。
和林格尔县已是冰天雪地。多次出高价,也没有车主愿意带彭波去那个村子。人生地不熟、没有交通工具,怎么办?“走过去!”彭波背上干粮,带着新民警踏上了一望无际的雪山。
彭波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脚被摔伤了。在人烟稀少的中苏边境,冒着零下13度的严寒,彭波硬是靠着一根木棍支撑,走过了110公里的茫茫雪路。排查走访了5个村子,潜逃18年的何某某终被抓获。
一心为民——他满腔柔情矢志不渝
阳和镇的群众,个个对彭波都很熟稔,彭波对每一家的情况就像对自己家那么熟悉。很多群众一有事,首先要找的便是找他。为啥?彭波很清楚:“一定是老百姓遇上难事了,他们信任我。”
阳和镇鸽笼山村2组的李友军,便对“老彭”充满感激。一个多月前,鸽笼山村2组的村干部丁世成找到彭波:“李世友家境困难,讨不到老婆。前两年,在外打工时和一个被注销了户口的云南妹子走到一起,生了个女儿。现在孩子8个月大了,却上不了户口,你能不能帮个忙?”
天下着大雨,彭波马上就到李友军家,了解情况。李友军的窘况让彭波刺痛了眼。出门之后,彭波便径直找局领导、镇干部、计生办,汇报情况。由于没有准生证、出生医学证明,户口办理起来相当麻烦。前前后后跑了一个月,彭波磨破了嘴皮。最终,孩子有了自己的户口。彭波看李友军家境困难,主动到民政帮助他申请到了1000元救助金,李友军对此感激涕零。
入警25年,他处置各类群众纠纷150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 100多人。每一位群众,都说“老彭”是自家的贴心人。
入警25年,30多次因公负伤,10多次面临死亡威胁。每一个伤疤,都足以见证他对公安事业的执着。
入警25年,他荣获全省治安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执法标兵、全省最美人民警察、广安市优秀政法干警等多项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受到嘉奖及表彰50余次。每一项荣誉,都浸透着他的血和汗。
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后,《新华社》、《中国社会报》、《四川农村日报》等多家中、省媒体采访他时,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你坚守在基层25年无怨无悔?”他说:“群众的欢笑,辖区的安宁,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华蓥市委组织部 王晓均 汤仕雄 彭怀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