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051031

架设连心桥 助力脱贫梦——会理县教育局帮扶脱贫

www.gcdr.gov.cn (2016-08-29) 来源:四川组工网

“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太阳能、架通了自来水、村里的水泥路修通了、电够用了、手机信号也变好了。”这是太平镇小村村民对如今的生活描述。然而在过去,山高坡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小村村隔绝在大山中,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会理县教育局的帮扶。

有困难,找驻村“工作组”

脱贫攻坚难上加难,靠一个单位的帮扶就能脱贫吗?在小村村脱贫攻坚大会上,面对群众困惑和不信任的眼神,“有困难,找第一书记”“有困难,找驻村工作组”,县教育局局长李存如作出铿锵有力的承诺。

于是县教育局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全局干部职工全部参与驻村工作。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分类划分,由3名局党委成员和11个股室对口帮扶11户贫困户,明确帮扶责任人和脱贫目标,全局干部上下一心结对帮扶、用心用情用责任帮扶。驻村工作组开展各类帮扶10余次,送去职工捐款8500元,为贫困户发放大米、清油等生活物资。为贫困户全覆盖发放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电话卡,搭建群众连心通讯线。如今“找驻村工作组”成了时髦话,在小村村民嘴边时常挂着这样一句话,无论是技术难题、资金缺口还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都在这里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和帮助。

脱贫之路,总在“脚下”

小村村自然条件落后,产业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2015年以来,县教育局干部职工扎进贫困群众当中,深入调研,很快便有了帮扶新思路、新措施。在找准小村村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制定了以加强基础设施为要、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为规划的发展思路,挂图作战。2015年3月,整合资金15万元,修建便民石拱桥3座,有效改善村民出行难题;争取投资375万元,动工修建长10.5公里、宽3.5米村道硬化公路;协调帮扶资金10万元,为小村村活动室购置桌椅60余套,硬化党员活动室院坝等设施……

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困境中的村民带来了希望。

致富舞台,让林果养殖“唱主角”

扶贫先扶志,为让小村村摆脱“输血式”帮扶的传统模式,教育局多次邀请林业、农牧科技人员实地考察,结合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实施连片种植华山松、核桃树,树下养殖“跑山鸡”“生态羊”的特色林果养殖项目,助力群众脱贫。目前,小村村发展黑山羊养殖50余户,养殖黑山羊1万余只,发展“跑山鸡”养殖户200余户,养殖“跑山鸡”6000余只,种植华山松500余亩、核桃700余亩。县教育局指导成立小村村生态养殖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购买生态养殖(种植)产品购买订单合同,稳定市场需求,减少市场波动,解决群众销售的后顾之忧。

站在如今的小村村,放眼望去,一片葱葱郁郁,希望之路伸向远方。

(凉山州会理县委组织部 尹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