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很重要,我们人人要做到。住房圈舍要分开,环境卫生要做好。物品摆放要整齐,勤换衣服勤洗澡,文明礼让好风尚,幸福美满齐欢笑………”
9月3日,笔者来到素有华蓥山区“小西藏”之称的观音溪镇跳石沟村,只见跳石沟村39户贫困户在联村部门和驻村工作组的带领下正在学唱《文明新风歌》歌曲,悠扬婉转的歌曲表达出了全体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之情,诉说着全体村民对党的各项好政策的感激之情。
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小学教师詹登中教唱《文明新风歌》
精准分析、精准施策——开出文明新风好良方
跳石沟村由原沙魁桥村和跳石沟村合并,位于观音溪镇西南部,5个村民小组,563户、1760人,现有林地1320亩,耕地1262亩,残疾人122人,贫困户39户,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是建档立卡的省级贫困村。
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到岳池县顾县马家村实地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时指出:“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是我们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抓手,也是突破口,特别是农村的生活习惯改变”。
“如何使老百姓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跳石沟村早日脱贫摘帽?” 跳石沟村“第一书记”刘天财和驻村帮扶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班子反复思考、反复酝酿。走访贫困家庭、分析贫穷原因、制定脱贫措施、落实帮扶项目,刘天财和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每天早出晚归,与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反复征集民意,为跳石沟村制定出了详细的扶贫规划意见。
“跳石沟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刘天财分析说。
联村部门负责人向贫困户宣讲文明卫生注意事项
自创歌曲、寓教于乐——奏响美丽乡村新乐章
按照“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跳石沟村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把扶志作为扶贫的关键,引导帮助贫困户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树立勤劳节俭、清洁卫生的新观念,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邻里和睦的社会新风尚,扭转“等、靠、要”依赖思想,充分调动起贫困群众奔康致富的劲头,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
“以前,我们反复要求贫困户要搞好房屋院坝的清洁卫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有时还经常给他们下任务搞集中的环境整治行动,但效果都不太好。现在,通过教贫困户唱《文明新风歌》和《扶贫谣》,贫困户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跳石沟村书记祝相才介绍到。
“精准扶贫不只是抓物质扶贫,还要抓精神扶贫”。针对个别贫困户和老百姓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好的现象,跳石沟村驻村工作组创新思维、改换方式,充分利用入户宣传、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加强对老百姓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改变过去的陋习和不良风气。在帮扶部门华蓥市教科体局的帮助下,精心编制、教唱了《文明新风歌》和《扶贫谣》,编排了坝坝舞等。
跳石沟村5社贫困户韩建国感悟地说:“活就要活出个精气神,活个样子,通过学唱《文明新风歌》和《扶贫谣》,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能让我们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就能少花钱,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早脱贫,过上好日子。”
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刘天财信心满怀:“有了好政策,有了好习惯,有了好风气,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跳石沟村一定能脱贫致富,奏起团结、和谐、文明、幸福、美丽的乡村新乐章!
(四川省华蓥市委组织部 王晓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