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4913799

茶园里的笑声——平昌县“农民夜校”农技专家送“技”到田间

www.gcdr.gov.cn (2017-05-08) 来源:四川组工网

高级农艺师袁家发手把手教茶农修枝剪叶

“清早起来麻麻亮,把坡上哟;我老头子起床哟,来到田间去采茶;采了一季又一季,修枝剪叶、理沟排水样样全哟;把那茶叶种那么好干啥子,改革开放脱贫致富奔小康嘛,硬是莫得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哟喂......”

今年71岁罗显礼是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的茶农,在听完今天“农民夜校”技术培训课后即兴编唱了这首山歌,茶园里顿时传来了阵阵欢笑。

岩口乡方山村是2016年脱贫摘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找到致富门路,该村把种植茶叶作为支柱产业。2016年以前,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但产量和品质并不高。

“只有我和70岁的老伴自己负责我们家两亩多茶叶的管理和(采)摘,我们年纪都大了,莫得劳(动)力,也不懂技术,我们就想多派些技术员到园里来教我们技术。”罗显礼如是说。

与罗显礼一样,茶农们由于缺乏茶叶种植、管护和采摘技术,始终不能让钱袋子鼓起来,这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2016年9月,平昌县在全市率先开办“农民夜校”,这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茶农送去了甘露。

“我们村上自从办了农民夜校以后,镇上、村上都时不时就给我们培训,县里的农业专家也经常来给我们讲技术,我们都非常喜欢,我都愿意他们天天都来跟我们教技术。”茶农罗品如非常兴奋。

近年来,平昌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发展茶叶产业20万余亩,涉及16个乡镇,80个村,县茶果局袁家发等3名高级农艺师进入“农民夜校”师资库,他们积极开展分层、分组技术培训。袁家发不止一次到方山村茶叶园区送教、送技,现场示范教学,手把手教茶农们修枝剪叶、传授除草、施肥、排水、防病害、采摘等管护技术和方法,耐心与茶农们相互探讨、交流,解决他们在生产、管护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深受茶农们欢迎。

“我懂技术,也愿意给他们传授技术。我又是“农民夜校”农技专业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多为他们带来科学的种植技术,让他们科学种植、增收致富。”作为“农民夜校”的老师,袁家发十分乐意为茶农授课。

截止目前,全县利用“农民夜校”上技术培训课1500多场次,参训人员136000余人次,为脱贫致富“充电”、“加油”。如今,罗显礼的茶叶园区仅春季就实现纯收入三千多元,罗品如家的7亩茶叶实现纯收入八千多元,茶农们轻松快乐了许多,由衷感谢党的好政策,所以才有了山歌大叔优美幸福的山歌。

(平昌县委组织部 王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