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州区坚持把区级领导联乡包村帮户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围绕“区‘摘帽’、50个贫困村退出、29800人脱贫”目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要求,以“绣花功夫”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为全区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战区负责,建好脱贫攻坚“作战室”。将区级领导挂联区域划定为28个战区,设立战区指挥部,区级领导任指挥长,全面负责所联系乡镇、挂包村脱贫摘帽工作。一是落实责任包干制。各战区指挥长对所联系乡镇和挂包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脱贫效果等负总责,乡镇、挂包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由战区指挥长统一调度指挥。二是落实统筹推进制。细化明确战区指挥长建强基层组织、强化干部教育、加快项目推进、全面兑现政策、深化挂包帮扶、督促问题整改、做实群众工作等七项主要工作任务,明确要求战区指挥长亲自把关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任务全面达标。三是落实定期报账制。各战区指挥长定期向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报告联系乡镇、挂包村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其他重要事项,每天将工作开展情况短信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区里不定期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集中听取区级领导联乡包村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坚持对标施策,当好脱贫攻坚“排头兵”。始终围绕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六有”指标,实行挂图作战、限时攻坚。一是挂包任务最重的,区级领导亲自包。按照“5431”的帮扶工作机制,区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联乡包村,还要挂包5户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贫困户,每周在镇村驻点工作不少于4天,并按照帮扶干部7项工作任务,一项一项验靶交账,不搞任何特殊。二是矛盾化解最难的,区级领导主动上。结合“脱贫摘帽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摸排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难度最大的,由区级领导主动牵头化解。全区倒排确定的3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由区级领导联系帮扶指导,不销号不撤兵。三是脱贫短板最多的,区级领导带头补。各战区指挥长每周至少召开1次工作协调会,全面细致梳理任务完成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下周重点工作计划。对照达标验收标准,按照欠账多少排列,“短板”最多的由区级领导亲自蹲点驻村督办。
坚持问效从严,用好脱贫攻坚“指挥棒”。把全程督导和问责问效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授予区级领导最大管理权限。一是督查督办由区级领导牵头。成立脱贫攻坚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由8名区级领导牵头,组建7个督查组和3个暗访组,按照“动态定标、压茬推进、定期通报、问责促效”要求,采取暗访督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巡查。二是提拔重用由区级领导推荐。对脱贫攻坚推进中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区级领导有权向区委推荐表彰奖励、提拔使用。三是问责惩戒由区级领导建议。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力度小、推进效果差、问题整改不落实的,区级领导有权按照相关规定,向区委、区政府提出约谈、谈话、诫勉、召回等建议。
(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委组织部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