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彭州市市管领导干部事绩管理暂行办法》落实见效,彭州市研究出台了《加强干部事绩结果运用六项措施》,实行干部实事、实绩“六个挂钩”,进一步激活干部内生动力,破解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动力不足、能力不足、担当不足”等问题。
与提拔使用挂钩。选拔配备干部时,注重依据干部事绩评价识别干部的政治素养、担当精神和攻坚能力。提拔考察时,重点查阅干部事绩档案,把干部事绩纳入个别谈话内容。民主测评时,将干部事绩作为测评的重点内容之一。向市委举荐优秀干部时,须依据干部事绩进行综合研判。
与目标考核挂钩。把干部事绩作为干部干事创业的纪实表和成绩单,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责的重要内容。在目标考核中,干部事绩评价须占有一定权重,并适当拉开差距。干部事绩立项备案、过程管控、建档管理等纳入党建督查和党建目标考核范围。
与编制职数挂钩。依据干部事绩综合考量领导班子及内设机构、下属单位的工作量、工作效率,科学确定和完善单位“三定”规定、机构编制方案、机构改革方案等。将干部事绩纳入机构编制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作为机构编制评估的重要参考,持续加大编制职数优化力度。
与培养锻炼挂钩。结合干部事绩反映出的能力短板,有计划的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素能,有针对性的选派参加实岗历练弥补不足。推荐选派干部参加调训、挂职、援藏,以及选拔后备干部、递进培养学员时,重点向事绩突出的干部倾斜。注重实务锻炼,把干部事绩作为领导班子分工的重要参考。
与个人奖励挂钩。按照重实效利发展、重检验不重复的原则,每年评选一批站位高、立意新、推进快、实效强的优秀干部事绩。优秀干部事绩获得者,年度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在干部评优推先时,重点审查干部事绩,优先推荐和表彰干实事、有实绩、作风正的干部。
与教育管理挂钩。对于长期无所事事,履职履责中干劲不足、思路不清、不敢担当、无所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以党校为主阵地,进行1个月以上的集中“回炉再造”。接受培训后,原则上回原岗位工作,并实行3个月以上的跟踪考察,经跟踪考察仍无明显改进的,视情况予以组织处理。
(中共彭州市委组织部 刘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