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2225849

内江市东兴区“三大举措”破解干部选任“三大难题”

www.gcdr.gov.cn (2013-12-31) 来源:

内江市东兴区“三大举措”
破解干部选任“三大难题”

  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采取敞开入口、创新方式、备用结合“三大举措”,有效地破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三大难题”,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
  敞开入口,破解干部选拔视野不宽的难题。通过文件、报纸、电视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选拔职位、资格条件、人员范围等内容,吸引社会各界优秀人士积极参与。采取组织推荐、领导推荐、干部群众联名推荐、个人自荐、会议民主推荐等形式扩大初始提名范围,让更多埋头苦干的优秀干部进入组织选拔视野。在条件设置上,积极降低准入条件,对特别优秀的干部、紧缺的专业技术类干部等采取放宽年龄、任职年限、工作年限的限制。拿出部分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干部、事业干部、村(社区)书记(主任)等优秀体制外人员定向选拔。近年来,通过公选的形式共选拔33名科级领导干部,其中从外县(区)引进优秀干部人才19名。
  创新方式,破解干部选拔模式单一的难题。在初始提名环节,采取“五维一体”的推荐方式,将干部选拔的初始提名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变“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增设能力素质测评环节,采取“综合素质测试+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多角度测试应试者的基本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和岗位匹配度。在差额考察环节,坚持德的正反双向测评、实绩量评相结合,突出岗位特点,采取民意调查、立体考察、比较分析等方式,注重考察干部德的公认度和工作实绩情况,真正做到凭德才用干部。在差额票决环节,设置个人竞职演讲环节,对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工作思路进行全方位检验,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备用结合,破解干部选拔效益不高的难题。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采取选拔一批、发现一批、锻炼一批、储备一批、使用一批的方式,力争达到“一石多鸟”效果,把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淘汰赛”变为干部竞技的“选拔赛”,将干部选拔的“产出效益”发挥至最大值。在近年来实施的全程差额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提拔1人担任区级部门正职,1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2人担任乡镇长。对10余名进入考察而“落选”的干部,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并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跟踪管理和培养锻炼,在时机成熟时予以使用。近年来,在“落选”干部中,提拔1名干部为区级部门正职,提拔5名干部担任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