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201462

进一步关注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

www.gcdr.gov.cn (2005-02-24) 来源:

进一步关注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
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云夏

  与较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人才总量增长缓慢,特别是金融、贸易和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人才紧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工作难度更大。因此,“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充分重视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特别是要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在思想观念上突破,树立科学的人才开发理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开发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打破传统、过时的思想认识,确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开发新理念。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克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资金、项目确实非常重要,有钱能吹糠见米,聊补急需。但如果没有人才,有钱也难以抓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使有投入也无法形成产业。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摆脱重资金、项目,轻人才聚集的思维定势,坚持人才资源优先集聚,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开发优先投入,既重视跑项目、筹资金,更重视跑人才、聚贤能;既重视优化投资环境,更重视优化人才环境;既重视治理水土流失,更像防止水土流失一样防止人才流失,把人才资源作为培育欠发达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来开发、来经营,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围绕发展开发人才,克服就人才抓人才的观念。围绕发展开发人才,要求我们始终把服务、服从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人才开发的根本目标,配合本地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面向广大劳动者开发人才。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抓住市场配置资源这个核心,将人才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改变了人才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
  坚持引进与盘活并重,克服重视增量人才忽视存量人才的观念。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不仅引进人才增量困难,还往往忽视人才存量,一方面形成了“缺人才就引人才,引人才就要向财政要钱,政府给不出钱就泡汤”的怪圈,另一方面又使得现有人才因发挥作用不足而变成了“非人才”,结果老是缺乏人才。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硬件”先天不足,人才开发的重点还是应放在用好用活现有人才上。

  在体制机制上突破, 激发人才的活力
  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计划经济的残留就越多,体制机制的束缚越严重。体制一活天地宽,机制一新满盘活,人才工作的突破,关键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创新。
  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制度创新。体制突破的主体是政府,有效途径是制度创新。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着力发挥政府在人才开发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出台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及24个配套文件,通过政策创新打破了若干人才开发中的体制壁垒。
  发挥三个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开发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生产要素,必须在市场中配置流转,必须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激励作用,在分配制度上,探索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评价激励机制,让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先富起来;在人才引进上,在降低门槛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项目+人才”的模式,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柔性引才,创造人才流入的洼地效应;在人才流动上,建立了以211个省市县级人才市场为骨干、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乡镇村组人才服务站为延伸的人才市场网络,基本形成了人才流动靠市场的格局;在用人留人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结合科研体制、人事制度改革,搭建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用事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人才投入上,大力吸引民间资金,建立了以用人主体投入为主、政府引导性投入为辅的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突破,构建适应跨越式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二是产业的多层次性,三是三农问题突出。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加强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应着眼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加强针对性,突出区域特色。
  今年,四川在实施人才开发“双五工程”中,坚持五支人才队伍一起抓(另一个“五”为五个关键环节:盘活存量人才、开发实用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激活各类人才),努力构建跨越式发展急需的人才大军。
  以党政人才为龙头,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提高执政力、创新力、执行力为目标,重点加强党政一把手和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例如2002年以来,选拔了39名优秀领导人才到市(州)担任书记、市(州)长,公开选拔400余名优秀县(处)级以上中青年干部赴发达国家进行中长期培训,加紧培养高素质外向型领导人才。
  以高层次人才为战略抓手,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培养优秀企业家,制定了33条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家做大做强;大力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制度;加强激励,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75名优秀企业家,使他们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安全上有保障。加快培养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启动了“新世纪人才工程”,力争在5年内培养选拔100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000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1000名支柱产业骨干人才。
  以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一线的人才队伍。立足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等基本省情,着重在“低端”人才开发上做足文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大面积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开发,提高了人的素质,奠定了产业基础,欠发达地区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


           (中国人事报,2004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