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057446

不拘一格活力四射———全省人才工作热点透视

www.gcdr.gov.cn (2005-04-15) 来源:

不拘一格活力四射———全省人才工作热点透视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和推进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本报推出“实施双五工程,推进人才强省”专栏,重点报道我省各地加强人才工作的特色做法,以及在人才环境营造、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新举措;宣传在我省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高技能人才。
  “一把手”
  
抓“第一资源”
  亮点2004年,广元市委、市政府领导与人才工作重点职能部门签订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初步构建起以目标责任书为纽带、目标考核为保障,党政有关部门任务明确、各司其职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让人才工作从“硬要求、软指标”变为“两手硬”。目前,广元市人才办主抓的首期人才公寓修建计划即将破土动工,引进的100余名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人事部门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初见成效。
  点评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提出“党委不重视人才工作就是失职,党委书记不重视人才工作就是不称职”,在市(州)、县(市、区)“一抓一”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行省级部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将人才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一个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密切配合的党管人才新格局初步形成。
  “拆墙透绿”
  盘活存量人才
  亮点绵阳市针对科技、人才、智力优势主要集中在国防科研单位,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人才难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建立军地结合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全国首家军转民科技园,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国防军工单位人才在市内流动。2004年,共吸引400多名科技人才、28个项目入园,科研院所军转民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点评我省把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存量人才摆上重要日程。各地各部门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以院(校)地(企)等载体,促进人才资源同其他经济要素结合,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在川单位人才投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省2万多名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才通过“院地合作”、“校企合作”、“军地合作”等方式到地方创业;近20万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自主创业,创办企业3.4万个,转化科技成果3000多项,累计创产值400多亿元。
  “订单”办学构架
  人才成长“立交桥”
  亮点四川联合经济学校在用人单位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深圳、温州、兰州、厦门等地建立办事处,面向市场“订单”办学。目前,学校与18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签订对口培训合同,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多名,学生就业率达100%,就业稳定率达96%。
  点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进“三个转变”、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重要抓手,放手让那些兼具企业家“钱袋子”和教育家“脑袋子”的投资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创办民办职业教育,目前3/4的学校推行了“订单”式培养。2004年,全省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职业培训973.6万人次,比2003年增加393.6万人次;民办职业学校由17所增至122所,在校生近12万人,比2003年翻了一番;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近30万人,在校生达68万人,招生增量首次超过普通高中。
  “五大基地”
  构筑劳务人才就业网
  亮点 2004年9月,“四川—东北三省”劳务协作会在沈阳市召开。我省分别与辽宁、吉林、黑龙江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书》,19个市(州)代表团分别与东北三省有关单位、企业签订用工协议,总协议用工28.6万人,其中技能型用工12.72万人,占用工量的44.5%,协议金额42.58亿元。至此,四川在北京、东部沿海、南方、西部和东北五大劳务就业基地初步形成。
  点评四川是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困难的核心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低下造成就业不充分。2004年,全省投入7000多万元,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在培训的513.5万劳务人员中获得岗位证书的有162.8万人;全省劳务总收入实现576亿元,同比增长21.5%,创20年来新高。
  “人才洼地”
  引来“孔雀西南飞”
  亮点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人才“五支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提高人才能力为核心,建设“人才洼地”的战略目标。各市、县也相继出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政策措施,营造“来了就不想走”的人才环境。2004年,成都市引进人才同比增长20.33%。
  点评营造人才流入“洼地”,是我省吸引人才的一个创新举措。“人才洼地”的实质是通过发挥政策、环境、机制的优势,着力营造广纳八方英才的人才环境,形成人才流入门槛降低、流动成本减少、人才环境良好的人才聚集地。去年,全省“零门槛”接受高校毕业生2.5万人;“柔性引进”国内外人才6.5万人;依托各类科技园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学科聚集人才11万多人。

 《四川日报》2005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