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092471

四川:乡土人才领跑奔小康

www.gcdr.gov.cn (2005-05-16) 来源:

34万“泥腿子”获技术职称 600万农民成为“田秀才”
四川:乡土人才领跑奔小康


  近日,四川彭山县“科技特派员”宁志怀来到永丰乡双合村,为58名农民技术员讲解优质肉羊饲养管理知识。听课者大多是养羊大户,其中双合村党支部书记张群辉年收入3万元,在他的传授下,村里120多户农民掌握了养羊技术,发家致富。像张群辉这样掌握一门以上种植、养殖专业技能的“土专家”、“田秀才”,全省现在已有600多万名,其中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34.8万人,这些乡土人才成为带民奔小康的主力军。去年,四川农民人均增收350.4元。
  四川省有6000多万农业人口,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村人才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省委书记张学忠指出:“把水浇到根上,将政策、投入、感情直接落实到农村人才头上。”他还带头与“田秀才”、“土专家”交朋友。近年来,四川省委将培养乡土人才纳入党管人才工作格局,通过鼓励农民加入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学习技术、实施一系列农民培养工程、下派科技特派员、“土秀才”传帮带等多种渠道,快速培养乡土人才。
  “红辣椒种植协会”、“白魔芋协会”……这样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遍布今日四川农村。这些协会“民管、民办、民收益”,很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订单农业,使得农民学习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四川的许多农业协会、农业公司每周都请专家为农民授课。许多农民成为种植(养殖)大户后,又到外乡组织起协会,带动了更多的农民成为乡土人才。四川全省已有600万农户参加了各类农业协会,占农户总数的40%,每户至少有一人被培养成乡土人才。调查表明,在协会学到农业科技后,农民户均年收入增加了20%以上。
  近年来,省农业厅成立专家课题组,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进行专题研究,并先后实施了5个乡土人才培养工程,其中的“新型农民科技工程”,给参训农民免费发放“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每个培训点配送“生产技术光盘”,每个村建立“一个技术推广样板示范点”;通过“绿色证书培训工程”,10.4万名农民获得证书,掌握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省委组织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阳光工程”后,23万农民受到科技培训。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6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