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985474

《中国人事报》专题报道四川创新党管人才机制

www.gcdr.gov.cn (2006-12-04) 来源:

《中国人事报》专题报道四川
创新党管人才机制

  11月27日,《中国人事报》第二版刊载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谈党管人才机制的一篇专栏文章和反映四川工作的一篇通讯,对近年来四川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整合人才资源、创新党管人才运行机制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半个版面的专题报道。

 链接:

科学的党管人才机制是推进人才工作的首要条件 

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魏 宏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委的人才工作的思路和重点经历了若干重大转变。过去党委的人才工作,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工作,主要任务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等微观层面的管理,职能任务单一,运行相对封闭。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首次把人才工作提升到党执政兴国的战略层面。与传统的知识分子工作相比较,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才工作的重心已经向开发人才、经营人才、服务人才上转移。这样的背景,要求我们以更加宏观的视野,从人才战略支持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谋划党委的人才工作,最广泛地整合人才工作力量,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会的人才资源。
    2003年以来,我省确立了人才强省战略,提出了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人才开发“双五工程”的宏观布局。要落实好这些重大部署,必须破除原有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建立和完善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整合党委、政府、社会团体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开放式、社会化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在党管人才的架构中,组织部门承担着牵头抓总的职能。如何牵头抓总,我们确立了“抓重大政策、抓重大活动、抓重大工作、抓重点队伍”的工作方法,通过方法创新实现了机制创新。
    就抓重大政策而言,它不仅是对人才政策与时俱进的创新,而且注重了解决由于部门职能分割形成的政策碰撞问题,由于人才政策可以直接作用于人才个体和用人单位,使人才工作突破了以往的封闭状态,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就抓重大活动而言,它通过人才工作重大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推动,传递给社会的声音是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给人才的信息是党委、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和激励,形成的价值取向是“人人都能成才,人人争做贡献”,实现了广泛的人才凝聚和社会力量吸引;就抓重大工作而言,它依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通过调查研究、部署工作、深入落实、督促检查、总结提高等工作过程,把各部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力量整合到省委确定的人才工作大格局中来,实现人才工作的整体推进;就抓重点队伍而言,人才工作要起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关键是按照省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我们开展的工业强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天府科技英才”人才队伍建设,都体现了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作为人才工作重点的思路,通过重点队伍建设,带动其他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工作成效。
    依托这样一个科学、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全省人才工作走上了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到2005年末,四川人才总量达到了552.5万,比“九五”期末增长136%;每百万GDP所需人才量由10.3人下降到7.1人,人才战略对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 
 

链接: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四川叫响“人才强省”战略

本报特约通讯员  川  组


    几年前,四川的人才结构曾一度出现“又多又少”的不合理状况。即一般性人才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少,特别是优秀企业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致富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匮乏;党政机关和教育、文化等行业人才多,经济建设领域人才少,特别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人才规模偏小……
    为扭转这种形势,四川将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市场经济这个大平台上,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为四川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的若干现实途径,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而今,四川已聚集了136名领军人才,到2005年末,全省人才总量达552.5万。
  坚持党管人才  整合人才资源
    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关键在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目前,四川20个市州已经全部建立起人才开发领导和办事机构,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同时,该省还创新党管人才机制,确立了抓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工作、重点队伍的新思路。
    具体措施包括: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省委确立了人才强省战略和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总体思路;组织部门牵头开展人才工作大培训,每年培训省市县人才工作人员3000人以上,以全面开放和社会化的方式,会同各部门开展“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年度青年经济人物”等评选活动;牵头实施人才开发“双五工程”,分部门、分系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共培训党政人才54万人次,培养229.6万技能人才;建立省委集体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直接掌握136名领军人才,形成了一支以57位院士为龙头、以7837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成新农村建设助推器
    “四川8700多万人口中,6000多万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是典型的农业大省。”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而农村实用人才仅有49.2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2%,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素质较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为此,四川围绕三个重点,推进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把开发农村人才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培养重点骨干人才。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村支书培训,拟在2年内培训5万多名村支书,省里已直接培训6600多人,使其既能管村,又能富民。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培训200多万农民,涌现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带头人。该省已持续几年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共培训农民工1300万人,仅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就投入了4.3亿元,转移输出农民工182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87亿元,大大高出地方财政收入。
    支持农村人才创业。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广“支部+协会”等模式,培育了1.6万多个专业协会、一大批业主及农村经济人,行政村和农户覆盖面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会员增收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0元以上,3人被评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实施农民创业引导工程,已建成1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培养、带动了周边大批农村人才。制定了“农贷快车”、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农村人才创业,培育2500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农民致富。
    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向13个试点县派出科技特派员748人,累计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13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446项。采取结对子的方式,以利益链接为核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服务农村,成都、雅安、绵阳等10余个市州都建立了专家服务基地或专家服务团,雅安市与四川农大合作成立了一批专家大院,推广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0多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施务工人才“回引工程”,18万名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创业,产生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
  实施创新型人才、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
    一个月前召开的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工作暨表彰大会上传出喜讯:为构建西部高层次人才聚集洼地、创业基地和栖息园地,“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启动实施“五个计划”,重点打造“天府英才”工程。
    到2010年,四川将造就100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精英,构建杰出科学家群体;掌握1000名各学科、专业领域起带头作用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构建领军人才群体;选拔1000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突出贡献专家,构建优秀专家群体;培养2000名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专家,构建后备人才群体。
    截至目前,该省已投入2700万元资助了700多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其中178人成长为省部级优秀专家,获得了一批重大创新型成果。2005年国家18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四川就占了5项。仅“青年软件工程”等1500多个产业科技项目,就吸引了1万多名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研发。围绕培养创新型产业领军人才的目标,该省建立了64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5个工程技术中心、121个企业技术中心,组建了220个创新团队。
    另外,四川也非常重视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的培养工作。该省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制度,把人才评价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共培训经营管理人才4.9万人次,5106人获得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
    为积极推进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配置,四川还面向省内外公开选聘80多名经营管理人才,并通过大企业批量引进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已通过引进英特尔、摩托罗拉、丰田等100多家跨国公司,从国内外吸引了大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