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1030061

217名专家20个团队入选2017年四川省"千人计划"

www.gcdr.gov.cn ()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林凌)近日,记者从省人才办获悉,2017年省“千人计划”申报评选结果出炉,经过推荐、初评、资格审查、终评、公示、审批等程序,共评选产生217名引进人才和20个团队。(新闻链接:《2017年四川省“千人计划”拟资助人选及团队今起公示 》)

  据了解,我省自2009年启动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来,已通过省“千人计划”累计支持引进1008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和92个高层次团队来川创新创业。

  去年底,我省启动2017年省“千人计划”申报评选工作。经各用人单位推荐,省级牵头部门和相关市(州)委组织部初评后,共报送658名申报人选及51个团队。

  在形式审查基础上,今年1月,由102名评委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申报人选答辩、专家分组评审”的程序,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团队采取评分方式),评选出217名引进人才和20个团队。

  ▲217名引进人才包括:

  创业领军人才项目29名

  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45名

  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24名

  青年人才项目101名

  专项引进18名(包括全面创新改革(军民融合)专项2名、金融人才专项5名、省校省院省企合作专项8名、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专项3名)。

  ▲20个团队包括:创新团队8个、创业团队12个。

  根据《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和《“天府英才”工程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的资助标准:

  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每人100万元资助

  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每人20万元资助,其余个人项目给予50万元资助;

  对创新团队、创业团队分别给予每个团队200万元、300万元的资助。

  同时,我省还将为引进人才颁发《四川省特聘专家证书》,对引进团队将授子“四川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奖牌”。

  【延伸阅读】

  2017年“千人计划”评选的背后——

  为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希望能在四川这片热土上,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从斯坦福大学回国创业、新入选省“千人计划”专家的成都析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欣动情地说。

  日前,2017年省“千人计划”申报评选结果出炉,217名引进人才和20个团队入选。在本次评选中,这些专家、团队为何成功脱颖而出,专家、团队结构又呈现出何种新特点,记者梳理相关数据找出答案。

  从专业看取向

  紧扣发展需求选拔人才

  记者梳理发现,在入选的217名引进人才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类领域约占75.5%,20个入选团队均在新兴产业领域,共聚集高端人才138人。

  这种专业集中的现象也凸显了我省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取向:紧扣发展需求选拔人才。

  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评选过程中,始终强调紧扣全面创新改革、自自贸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等战略聚才选才,重点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倾斜、向全面创新改革重点区域及扶贫开发主战场倾斜、向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倾斜。

  “就是选拔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为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培育新动能。”该负责人表示。

  而从入选结果来看,这样的取向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217名引进中,企业人才约占35%,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约占65%且大部分都为应用型人才,科研成果都有望转化到生产领域。

  从层次看标准

  坚持优中选优选拔人才

  一组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在217名入选者中,有国外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7名(含外省入选后来川16人),长江学者4名。从学历来看,217人中有94.5%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47.9%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优中选优是此次评选坚持的重要标准。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省“千人计划”10个项目不同特点和要求,这个评选的一条核心标准是,充分体现引进人才的不可替代性、行业领军性。

  具体体现在“四个把握”上,即把握人选层次高不高与四川发展需不需要的关系,把握专业性评价和市场化认定的关系,把握引进人才和来川就业的关系,把握当前成果效益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关系。

  为确保评选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本次评选特别邀请了30名外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青获得者担任评委,达到外省专家、省内“千人计划”专家、本土知名专家(风投机构负责人)各占评委数量的三分之一。评审期间还统一保管评委手机。

  1月21日,102名评委分成7个评个小组,通过“申报人选答辩、专家组评审”的程序,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团队采取评分方式),评选出入围专家和团队。从最终入选名单看,个人及团队淘汏率分别达到67.0%、60.8%,为历次最高。

  “公平公正、宁缺毋滥,评选坚持的标准也有助于更多优秀人才来川发展。”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

  从数量看吸引

  高端人才“虹吸效应”日益凸显

  据了解,与上一年度相比,本次申报人选同比增长29.5%,数量有着明显增长。

  为何大家会纷纷选择来到四川,不少外地评委有着普遍的认识。在他们看来,这和四川发展的平台机遇、政策扶持和开放引才的思路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近年来,四川着力打造高端成长型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引进和储备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日益凸显。

  事实上,这些年四川从未停下开放引才的脚步。

  连续多年赴欧美发达国家开展专项招才,持续举办知名高校活动周、港澳地区四川活动周等活动,五年来通过“海科会”吸引1700余名海外高端人才和投资额达2100多亿元的海外高新科技项目签约四川;2017年,全省留学回国人员(学位类)、获中国绿卡的外国专家数,分别比2012年增长248%、122%。……

  作为四川“四大人才计划”之一的省“千人计划”近年来更是硕果累累。

  截至目前,我省以依托省“千人计划”累计支持引进1008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和92个高层次团队来川创新创业,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企业的人才效应逐步显现,成为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