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631155

克服“等靠要”贫困村民进夜校

www.gcdr.gov.cn (2016-08-23) 来源:四川日报

8月16日,越西县在该县大花乡瓦尔村举行“农民夜校+点题培养中心”启动仪式,15个乡镇62个贫困村“农民夜校”开班。

在脱贫攻坚中,凉山贫困群众要发展产业,怎样过语言关?技术从哪里来?

近日,凉山州各县市纷纷创办“农民夜校”,教农民学汉语、政策、技术、新风。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督导组的肯定。这一做法也在凉山州全州推广。

□本报记者 何勤华

贫困户免费学技能

7月26日,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成立了“农民夜校”,这是凉山州首个贫困村“农民夜校”。当天,负责联系该村的喜德县委副书记孟静作了“精准脱贫”相关知识辅导,并鼓励村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等靠要”思想,用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

小山村“农民夜校”学员们大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以来,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就三三两两走进夜校,在这里,乡镇村组干部或村上有汉语知识的人开始给村民上课。

小山村贫困户黑吉拉合说:“我们的生活比较单一,天亮干农活,天黑了就睡觉。上了夜校,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了。”“农民夜校”的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强,村民甚至可以“点单”学习。

走进喜德县且拖乡联合村村委会二楼的“农民夜校”教室里,墙上有着一张培训一览表,上面有培训对象的花名册和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近期有县农牧局人员讲马铃薯栽培技术,乡卫生院副院长讲艾滋病防治知识、县邮储银行客户经理讲金融知识等。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

联合村“农民夜校”校长、村“第一书记”阿木尔体说,考虑到村民的生产时间,夜校的开办时间为19-21时左右,讲课的老师主要为州、县农业、畜牧、林业等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村民也可根据需要向夜校申请自己需要的课程。

联合村五组村民阿的伍且是建卡贫困户,为了参加培训,他每次会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到村委会。“夜校给我们发了笔记本和笔,我一定认真学习。”他说。

8月初,省委督导组在喜德调研,看到“农民夜校”丰富多样的活动时,给予了高度好评,并指出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技能水平、就业能力和劳动收入。

贫困村纷纷建夜校

喜德县“农民夜校”聚焦全县3.39万贫困建档立卡户,通过实施精准培训,力争使每户贫困家庭掌握1门至2门适用技术,实现“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应。

喜德县委组织部部长杨顺忠说,该县将加快“农民夜校”开办进度,今年计划脱贫的46个村将陆续开办“农民夜校”,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力争到2018年底,每个贫困村都有自己的“农民夜校”。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近期,以喜德县“农民夜校”为蓝本,凉山州各地贫困村纷纷建立夜校。

8月9日,会东县首个“农民夜校”在该县野租乡上野租村揭牌开班。会东县委书记刘晓博为贫困户上了第一堂课,向大家宣讲脱贫知识、政策规定、发展规划,鼓励贫困户通过学习政策、知识、技术,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8月11日,木里县乔瓦镇簸箕箩村“农民夜校”开班授课,该县副县长鲜小林对该村80余名村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

在学习时间上,凉山州各地的“农民夜校”根据农时农事活动灵活安排,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对村民开展教育培训,每次学习1-2个小时。在师资队伍上,邀请州、县、乡镇领导干部入村宣讲,吸纳驻村干部、农技人员、教师、农村知识青年、“土专家”等作为教员开展教学活动。在培训方式上,把专家讲课与当地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紧密结合起来,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