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720670

我们村有个“妹妹书记”——走近双凤镇芭蕉村“第一书记”张晓慧

www.gcdr.gov.cn (2016-11-28) 来源:内江日报

  “张书记来了,坐坐坐……”在隆昌县双凤镇芭蕉村,来往的村民只要看到张晓慧,都会热情地上前招呼几句,张晓慧也总是一边热情回应着,一边关切地询问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彼此之间那种热络自然的交流态度,就像对身边最熟悉的亲人一样。

  事实上,这样和乐的氛围并非一开始就有。

  真情才能暖人心。任芭蕉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张晓慧一步一个脚印,多次走家串户与村民沟通交流,用真心为村民谋发展找出路。她不仅走进了贫困户家中,也走进了贫困户的心里,甚至让一部分曾经“冷漠”的村民变得暖心起来——

  融入群众,

  让老组长从“看不惯”到认可

  今年28岁的张晓慧是个地道的“85后”,年轻有韧性,不服输,决定了做一件事就要坚持把它做好。2015年8月,当时,就职于隆昌县交通运输局的张晓慧经过单位推荐到基层去担任“第一书记”。

  “年轻人嘛,当时就想着能在基层多锻炼,干出点成绩,不管辛苦与否,我都能接受”。张晓慧说,她始终相信,真金需经过锤炼才能更加闪闪发光。然而,没想到的是,满怀信心想要“干出点成绩”的张晓慧,刚到芭蕉村就遭遇了“当头一棒”。

  作为双凤镇5个贫困村之一,芭蕉村现有贫困户59户、177人,全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村民收入主要靠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村里只余下老幼病残留守。

  在一次组织村干部开会商议关于县交通运输局职工捐款33100元的用途时,村民小组长张清恒和张晓慧意见相左。张清恒是村里的老组长了,曾经还担任过村里的村支书,对村里各项情况十分了解,他认为这些捐款可以直接平均分给贫困户,让贫困户自主选择用途。张晓慧则认为,为了避免让贫困户产生“等靠要”的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把捐款用于贫困户发展的产业上,养鸡、鸭、鹅都随贫困户意愿。

  意见不合,觉得年纪轻轻的张晓慧不过是到村里“走个过场”的老组长十分生气,站起来转身就走了。剩下的村干部面面相觑,场面十分尴尬。“虽然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只是我刚来,他们也不了解我,有误会在所难免。”张晓慧说,后来经过村干部投票,大多数人还是更支持产业扶持。

  刚来就与村干部产生了分歧,张晓慧也有些为难,但她及时调整好心态,自我检讨,平日里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学习,通过真诚、务实来打动他们。走村入户时都坚持走路去,“走路去更诚心”,不论日头多毒,路有多远,这一年多的时间,张晓慧都坚持走下来了,也慢慢地走进了贫困户的心里。

  芭蕉村的田间地头、农舍院落,处处都留下了张晓慧的身影,也慢慢地打动了执拗的老组长的心。“他现在很喜欢开我玩笑,他说我这么年轻,就叫我‘妹妹书记’。”张晓慧微笑着说,现在老组长十分支持她的工作,即使偶有意见不一致,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互相沟通。

  尽心尽力,

  把每一件小事当成大事来做

  记者采访当天,正好遇到芭蕉村村干部们在1组组长家里,开会讨论张晓慧为村里争取到的市级财政资金10万元的用途。

  “我们开会就像‘打游击’一样。”张晓慧调侃说。原来,芭蕉村还没有村两委办公室。每次开会,都轮流在各个村干部家里开。不过,现在村办公室已经开始动工修建,芭蕉村迈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第一步。看着办公室一天天修起来,张晓慧心中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升起,芭蕉村的发展蓝图变得越来越清晰。

  芭蕉村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前期免费为村民发放12000株核桃苗,栽种面积达500余亩;在人烟稀少的区域养殖山鸡,发展林下养殖业;通过培养养羊、养牛大户,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小家禽养殖,让贫困户由“输血”变“造血”。

  为帮助芭蕉村在2019年能够退出贫困村,张晓慧费尽了心思,她积极组织贫困户和帮扶单位“结对认亲”,有关贫困户的事,再小她都当作一件大事来做,耐心细致,绝不敷衍了事。

  今年5月11日,张晓慧早早地就到县上购买了鸡苗851只,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根据每个贫困户自家能力的大小来自主选择数量。由于村里贫困户多,有人提议把鸡苗运到镇上,让贫困户集中到镇上认领,但张晓慧为免村民多走“冤枉路”,坚持用车把鸡苗运到村里,并和村干部一起将所有鸡苗一户户地发到了贫困户手中。

  “看着贫困户领到鸡苗开心的笑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火辣辣的太阳高悬在头顶,汗水打湿了衣裳,身上都是鸡毛和鸡粪,忙碌了一个上午,“妹妹书记”张晓慧狼狈无比,却干劲十足。

  求真务实,

  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张晓慧用脚步丈量到每个贫困户家中的距离,对贫困户实行精准化识别,摸清每个贫困户家庭成员的情况,给每个贫困户制定“一户一表一策一照”,进行针对性扶持。

  在一年的走访工作中,热心的张晓慧给贫困户们留下了良好印象,提起村里的“第一书记”,贫困户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好”。

  贫困户曹约清一家5口人,曹约清和老伴儿都病倒在床,孙子还小,儿子也生病无法干重活,一家子的重担全压在了儿媳妇肩上。但曹约清一家都是出了名的能干,肯吃苦耐劳,了解到曹约清家里的情况,平日里只要能办到的,张晓慧都尽力地帮忙。“张书记很辛苦,对我们很热情,不管再热她都是走路来看我们,时常来家里看我们,关心我们家里的情况,人很好。”曹约清的儿媳妇提起张晓慧满是夸赞。

  多次的入户走访,让村里的贫困户都认识了这名年轻的“第一书记”,求真务实、“从不来虚的”的张晓慧,也渐渐获得了村里贫困户的信赖,和贫困户打成了一片,不管在哪里遇到张晓慧,都会笑眯眯地打招呼。

  当天会议中途,就有两个村民来找张晓慧办事,张晓慧耐心倾听后,轻言细语的一点一点给他们做解释出主意,让他们满意而归。

  “每次看到他们笑着给我打招呼的时候,我都觉得特别的暖心,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被那些笑脸驱散了。他们只要认可你了,开始信任你了,就会变得热情起来,对你的工作也就会支持了。”张晓慧说,她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真心为贫困户着想,扎实工作,尽心尽力,总会收获信赖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