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8024028

西昌市发挥党建第一推力作用 服务精准扶贫

www.gcdr.gov.cn (2016-12-22) 来源:四川组工网

西昌市按照省委“六个精准”要求,以“党旗飘扬安宁河畔先锋示范行动”为载体,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任务排兵布阵、精准施策,提升能力、改进作风,切实发挥好党建在精准扶贫中的第一推力作用,促进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互利双赢,实现了 “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脱贫目标,47个贫困村全部成功摘帽。《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新闻网》先后4次对我市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报道。

一、领导重视,责任压实在一线。将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责任,作为市委主体责任,统筹力量,合力攻坚。一是压实扶贫责任。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市乡村三级挂图作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 “一把手”工程、作为联乡市领导第一责任、作为各级干部 “做合格党员,争当干事先锋”检验标准、作为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主要内容、作为第一书记和包村单位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层层传递压力、人人担当责任。12名市委常委带头分别联系一个彝族乡镇、2-4个贫困村,州委书记林书成亲自联系西昌市两个贫困村。二是配强专业队伍。市委采取“四个一批”方式,选优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全市47名第一书记中,35%以上是市级部门(单位)中层干部,40%以上是全市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为每个乡镇配备1名扶贫专干,确定“1+6+2”捆绑组团,汇聚力量“一对一”精准帮扶47个贫困村。依托市委党校、农民夜校,11次全覆盖培训第一书记。先后选派23名第一书记参加省州扶贫专题培训,选派106名乡镇党政正职和涉农干部到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定向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推动脱贫攻坚的能力水平。

二、组织推动,作用发挥在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龙头引领作用,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一是整顿提升。对47个贫困村“两委”班子进行摸底排查,对空缺的或不胜任现职、能力不足、工作不在状态的4个贫困村“两委”干部进行调整。按照农村不低于10%的比例,倒排确定了2个“软乡”和33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捆绑“五个一”力量组团帮扶提升。二是支部引领。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支部+协会+贫困户”模式,把贫困农户组织起来,“借种还种”“借羊还羊”,长短结合、适销对路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同时,市财政为涉及贫困村的15个乡镇每个乡安排15万元产业资金,为每个贫困村安排5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47个贫困村年内都能实现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部门联动。印发《关于调整“挂包结帮”活动部门联乡包村的通知》,强力推动市直部门指导帮扶贫困村和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组织74个市级单位与47个贫困村结对成立联合党总支,通过开展 “六联”工作助力精准脱贫。安排安宁河谷平坝15个发展较好的乡镇对口帮扶15个贫困乡镇,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推动均衡、共同发展。

三、机制保障,规矩挺直在一线。认真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以严实作风汇聚力量打赢扶贫攻坚硬战。一是抓作风转变。开展“党员四问”和不合格党员大讨论,制定《党员干部行为规范》,落实干部“月考季晒年评”制度,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积分管理。深化“走基层”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脱贫一线走访慰问、驻点调研和结对帮扶。大力开展以“清财务、清事务、清法纪”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五建一覆盖”专项行动,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27件28人。二是抓问责问效。明确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七个一批”目标,定期开展“八查”工作,创新开设第一书记履职《电视问政》。坚决贯彻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要求,创新干部“选育调督处激”六字法,把每月28日定为“作风纪律察访日”,发现问题37个,通报批评单位23个。三是抓激励保障。从2016年开始,坚持本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亿元,此后连续三年每年按10%比例递增;每年向每名“第一书记”下拨5万元扶贫项目经费和0.5万元工作经费。修订下发《关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先后提拔、交流、重用扶贫干部36名,选拔5名第一书记和2名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表扬了3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9名优秀共产党员、2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7名优秀第一书记,树立了好典型,凝聚了正能量。

    (西昌市委组织部  黎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