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9037897

内江市农民夜校“4+”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www.gcdr.gov.cn (2017-02-15) 来源:四川组工网

内江市创新农民夜校“传统+实训”“专职+兼职”“必学+选学”“集中+流动”的“4+”模式,充分挖掘夜校潜力、拓宽教育培训功能,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远程+实训,确保学习阵地优。以村级活动场所为依托,整合远程教育站点、民俗文化院坝等资源,建成1036个农民夜校,面积均不少于90平米,优化了贫困户集中学习场所;依托市、县级党员教育基地、技能培训基地等,搭建现场教学、互动交流平台,让贫困户面对面接受培训、参与实践,提升脱贫致富本领。东兴区利用20余个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和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农村电商、特色种养殖、就业实用技能等针对性强的培训1260余场次。隆昌县确立迎祥镇核桃产业园、圣灯镇三台村粮油种植基地等17个农民夜校实践基地,搭建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教学模式。

专职+兼职,确保师资力量足。通过社会征集、个人自荐、组织筛选等方式,从党员教育师资库中,择优选聘领导干部、农技专家、致富能手等,组成涵盖政治理论、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实用技能等类别的专兼职教师4500余名,确保每所农民夜校至少有6名相对固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隆昌县对县、镇两级专兼职教师实行跟踪纪实管理、满意度测评,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指派288名贫困村第一书记担任农民夜校校长,统筹抓好农民夜校日常工作,资中县将电商创业较成功的大学生村官、种养殖大户30余人,纳入农民夜校师资库,定期开展农村电商知识专题讲座,增强致富技能。

必学+选学,确保课程设置优。通过召开专题会、院坝会、座谈会、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等方式,收集贫困户学习需求,及时调整学习时间,动态制定学习计划。深入分析各村文化需求、产业现状等,由农民“下单”、第一书记“配方”、乡镇党委“出单”、组织部门“核单”,制定政策法规、科学技术、乡风民俗等必学科目和实用技术、电商实操等选学科目。截至目前,全市共召开座谈会200余场次、发放问卷10000余份、入户访谈3600余人次,收集整理各类教材1600余册。市中区永安镇石板村结合当地农家乐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为期50天的厨师烹饪培训,并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厨师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增加了贫困户脱贫技能。

集中+流动,确保学习方式活。在贫困户居住较集中的区域每半月定期开展一次集中学习,采取专题讲座、实操训练、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市中区朝阳镇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学率100%。针对人员较为分散的村、行动不便的贫困户,采取“院坝课堂”“入户课堂”等方式送学上门,把政策法规、技能技术带给贫困户。威远县鼓励教师带课题进课堂、学员带疑问进田间、专家带技术进农户,全县开展田间集中培训50余场次,解答农民疑问100余个。东兴区通过“集中讲堂、流动课堂、远教课堂、微课堂”四大课堂,扩大了农民夜校教学范围,满足群众学习需求。

(中共内江市委组织部 欧凤春 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