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 黑龙镇桥楼村村民在农民夜校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后,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讨论如何推动本村的各项改革工作。
从7月17日起,在青神掀起一股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学深改精神、当干事先锋的热情。
学在党员干部
用改革凝聚发展动力
“我们组工干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中要怎么做?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政治定位,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改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用攻坚克难的精神、用绣花的功夫打好这场硬仗!”青神县组织部部长胡勇同志在对年轻干部的讲课上谈到。
青神县将收看学习专题片情况,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要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分管部门或联系村讲一次专题党课,做到带头看、带头学、带头讲。同时,要求对照深改精神,检查自己负责的工作是否改到位、改得深。今年,全县领办中央、省、市深改项目49项,推进重大基础建设项目122个,投资总额143亿元。
学在普通基层
用改革惠及民生
青神高台乡百家池村是柑橘种植基地,之前一直都是以散户为主,各种各的田、各卖各的果,品质和销售收入一直上不去。去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打破以往生产经营模式,把果农土地、苗木、资金等个人资产变成股权,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销售,村民按股分红。“看了这专题片,这就是我们村上发展模式变革的真实写照,我们还将团结在村委周围,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百家池村村民刘如祥谈到。
青神积极利用“青神先锋”微信公众号、“掌上青神”APP等新媒体平台,向广大党员群众推送专题片链接和主要精神,获得点赞上千条。同时,发挥远教中心、“农民夜校”等基层党建阵地作用,组织村民、居民集中收看,领会中央深改内涵,感受深改成果,把人心聚力到改革事业中来。
学在深改一线
用改革创建价值
“创新才是出路、创造才是产值!我们的企业要继续深化转型,加快工程化、设计化进程。”竹编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杨燕强在组织园区内企业观看专题片时强调。
青神是中国竹编之乡,以传统手工编织竹丝工艺叫绝,但是靠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把艺术品变为工艺品。今年,园区与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艺术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竹艺研发中心、大学生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园、创客空间等“双创”平台,探索在校师生通过“设计入股”模式实现价值共享。截止目前,已实现50余种产品的定产,销售1000多万元。同时,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行竹加工机械装备化补贴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在组织观看专题片后,企业纷纷表示要铁了心跟着党沿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用创新让竹编制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用改革让企业焕发生机。
(青神县委组织部 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