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1973287

旺苍县:发挥乡土人才超市服务脱贫攻坚作用

www.gcdr.gov.cn (2017-08-01) 来源:四川组工网

旺苍是川陕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旺苍县坚持以乡土人才撬动贫困村脱贫奔康杠杆,沿着“政府引导、超市运作、人才服务”的工作思路,在基层发现人才,在脱贫一线使用人才,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发挥乡土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巨作用。

健全“三个体系”,确保规范运行

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县级人才服务中心、35个乡镇人才服务站、352个行政村乡土人才超市,确保每个乡镇有100名技术能手、每村有10名“田秀才”“土专家”、每组有1-2个“科技示范户”、每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二是健全管理体系。出台《旺苍县“乡土人才超市”管理办法》,明确“乡土人才超市”由县人才办负责指导,所在乡镇具体管理,组建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为主的乡土人才超市管理员队伍,负责群众咨询、超市管理、平台服务、考核评价等工作。三是健全制度体系。健全超市工作制度、人才准入制度、窗口服务制度、人才服务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细化“入超”人才送科技到户、电话咨询、结对帮扶等服务范围流程,设立“农业科技110”,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最大限度服务。

严把“三道关口”,聚力队伍建设

一是严把“入口”关。研制《关于开发乡土人才资源的实施意见》,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评选、专家评审等办法,把全县4900余名种植、养殖、建筑等具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乡土人才超市”管理,签约县级以上农林畜等方面专家和技术骨干1200余名。二是严把“提质”关。加强对入超人才的“1+N”联系培养,中国农科院茶研所副所长鲁成银联系培养18名种茶能人,教授黄茶培育、栽种、管护、采摘等全套技术。安排农林、水务、国土等单位业务骨干,举办乡土人才培训班41场次,培训4320人次。组织205名乡土人才到县级部门跟班学习、观摩体验,提升带动群众脱贫本领。依托红军精神培训学院和农民夜校,举办茶叶加工、家电维修、核桃栽培技术等技能培训100余场次,受训达6000余人次。三是严把“管理”关。实行乡土人才精准服务积分制管理,建立乡土人才示范津贴制度,对每个超市年度积分排名前10%的人才,由县财政给予1000-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加强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双向培养”,把28名群众威信高、家庭收入高的“双高”型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156名带头富、带领群众富的“双带”型乡土人才选拔进入村级班子。

做实“四大服务”,发挥超市作用

一是菜单点选服务。依托红城党建网开通网上“乡土人才超市”,公开乡土人才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专业特长等情况,群众通过电话、网上留言、QQ、电子邮箱等方式在线对话,咨询生产技术难题,方便群众点选服务。三江镇人才何显春自“入超”以来,被群众点选服务150余次,实现核桃等果类品种改良2000余亩。二是产业托管服务。针对困难群众缺技术、缺劳力等问题,引导乡土人才创办“产业托管所”,以半托管模式低成本收费承接技术管护业务,或以全托管模式高收益分红承包农户产业。普济镇“核桃专家”杨腾毅带领“超市”人员创办“核桃托管所”,为82户困难家庭管护核桃950亩。三是按需结对服务。“入超”人才根据自身特长和贫困户需求,与5000余名贫困群众结成对子,采取田间“会诊”、电话答惑、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养殖技术难题、个体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等3万余件,有效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四是领办项目服务。鼓励入超能人领办专合社、家庭农场,贫困群众采取资金入股、资源入股、劳动务工、捆绑销售等模式,参与抱团发展,普济镇返乡能人侯本奎领办年出栏1000头的养羊场,23户贫困群众以产业周转金、山林资源入股,户均年分红1万元以上。

(旺苍县委组织部 康韬 孔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