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5027354

通江县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www.gcdr.gov.cn (2017-09-29) 来源:四川组工网

85年前,一支伟大的队伍翻秦岭、越巴山,经通江县两河口镇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写下了一部壮烈的英雄史诗;85年后,通江县“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的30余名学员,踏着红军的足迹,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军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

重走红军路 追寻先辈足迹

位于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的碑坡古道曾上接万源通陕西洋县,下达通江县城。古道最宽处1米,全为人工用不规则的石板拾级铺设而成。在川陕苏区时期,曾经是运送伤员、粮食、弹药等重要通道。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30余名“红军战士”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绑好“手榴弹”、背上“步枪”行走在碑坡古道上,刚强有力的口号声激荡山林,直冲云霄。

斑驳的石板路长有青苔,稍显湿滑。“红军战士”们相互帮助、令行禁止,急行军和缓步前进轮番体验,伴着耳畔当年发生在这条古道上发生的红色故事,抹掉额上、脸上的汗水,在仅1米见宽的青石条路上,不断攀登。

在曾经的古战场上,学员们端起“步枪”、掏出“手榴弹”隐蔽在树后、草木从中,一动不动,任凭汗珠从发梢流到眼眶、蚊虫在身上叮咬。“冲呀!”随着一声冲锋令下,学员们迅速起身,奋勇向前。不少“战士”在冲锋时不小心摔倒后,不顾疼痛,继续冲锋。

随着徒步行军、隐蔽、射击、短距离冲锋等现场教学项目一一体验,学员们的感受、体会更深。“摔得很疼,打算放弃的一瞬间,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坚定了信心,爬起来继续往前冲。”吴鹏感言。

学员程聪说道:“通过重走红军路,体验到革命先烈在面临各种困难时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锤炼了我们的党性修养和意志品格,坚定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好务的信念。”

铭记先辈情 弘扬红军精神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学员们沿千秋大道拾级而上,在英勇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敬献花篮,脱帽默哀,深深三鞠躬。学员们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学员们深情歌唱红歌《血染的风采》,以歌为媒,低沉的哀思转为了坚定的信念,唱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唱响做党的事业忠诚接班人的决心。

“父亲交代,要我给先烈们打扫墓地,不能忘本。”今年65岁王建刚老人在陵园义务扫墓已有22年了,学员们围坐一圈,听着老人轻声讲述着老红军父亲王成现和自己两代人的守陵故事。“我要向王老学习,坚持在平凡的工作中传承和弘扬红军精神。”学员闫虹霖的眼眶湿润,他告诉记者,他也是红军后代,外祖父陈洪顶就安葬在陵园内的无名烈士墓区。

听故事、唱红歌、看展品……从铁血丹心广场到无名烈士墓区,再到英烈墙;从川陕苏区群众工作陈列室到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会议旧址,再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件件弥足珍贵的文物,一段段真实历史的还原,川陕苏区革命先烈们无畏付出、英勇献身中国革命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员。他们纷纷表示,思想上得到了净化、灵魂上得到了洗礼、党性上了得到锤炼,将在工作中弘扬红军精神,不忘初心,创新履职,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员石海遐说道:“王建刚老人讲了他二十几年守墓的经历,从他父辈到他,一直坚持免费义务扫墓,就是对红军精神的一个传承。对于我个人来说,要在工作上、生活中将红军精神一直传承、发扬下去。”

“感受特别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特别珍惜。”学员吴昊感言,今后会更加努力投身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学员吴鹏说道:“这次活动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思想上受到了一种洗礼,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融入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去,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引领作用。”

这是一场净化思想灵魂的大洗礼、也是一次锤炼党性修养的大练兵。为期3天的培训中,学员们通过情境模拟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听故事、唱红歌、看展品等活动,跨越时空,亲身体验当年红四方面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感受和追忆悲壮雄浑的革命岁月,体味与传承革命先辈追求信仰、奋斗不息的红军精神。

(中共通江县委组织部 张峻豪 中共通江县委宣传部 毛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