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459711

那双手,带给我们力量——追忆心系扶贫的余芬同志(下)

www.gcdr.gov.cn (2018-10-25) 来源:四川日报

余芬(右一)在走马村和贫困户合影。 古蔺县委宣传部供图

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也是泸州市古蔺县扶贫女干部余芬离开人世的第297天。余芬生前帮扶的古蔺县太平镇走马村,昔日乌蒙山深处的“穷窝窝”,已完全变了模样:“哇——”随着婴儿哭声,刚当爷爷的周国民小跑着赶到婴儿车旁。当初租房居住的贫困户,如今搬进110多平方米的新房;

“咯——”伴着阵阵鸡鸣,贫困户周光文的新房子外,两窝乌骨鸡长势正好。这些鸡一只能卖100多元,脱贫目标即将实现;

“滴——”叙古高速公路太平收费站前,人流车流激增,远处的赤水河上,一座世界级的大桥正在修建。饱尝交通之痛的乌蒙山区,将架起一条通江达海的大通道。

一年多前,古蔺县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队员余芬来到这里,用她那双娇小却有力的手,带着老百姓修路、建房、修井、养鸡……带领大家向贫困宣战。

如今,同事们接过余芬的接力棒,继续走在走马村的帮扶之路上。□本报记者魏冯阮长安

那双勤劳的手,撑起“亲戚”们的一片天

亲戚们眼中,余芬有一双勤劳的手,成天忙里忙外,一刻不得闲。

穷苦家庭走出来的余芬和丈夫一起,用勤劳和善良撑起婆家、娘家两个大家庭的一片天。

余芬家有姊妹4个,母亲早逝,刚参加工作的余芬就成了三妹余小梅的“妈”,她把妹妹接到身边,从妹妹的读书到生活,乃至参加工作,一直“管”着她。

余芬丈夫的哥哥陈开良在新疆务工,患有尿毒症,妻子改嫁,儿子摔断腿也没人管。余芬夫妻便将孩子接来古蔺,一管就是6年。如今,陈开良的儿子已在成都航空学院就读。

接手走马村的扶贫任务后,余芬一下子又多了6户“穷亲戚”,她也从没把他们当外人。

余芬随身带着一本扶贫日记,6户21名“穷亲戚”的家底,记得密密麻麻,每天都要看几遍。

“穷亲戚”周应海小腿有问题,却一直拖着不去就医,余芬干脆拉着当骨科医生的丈夫陈开政到村里,上门问诊。

6户“穷亲戚”都缺房子,如何让他们住上新房子?从筹资、选址到建房、选房,余芬前前后后跑了几十趟。

那双温暖的手,仍温暖着同事们的心

“我永远忘不了芬姐那双手,至今仍温暖着我的心。”同事彭玲回忆,自己刚到执法大队的第一天,余芬就亲切地带她找座位,陪她去食堂,下班后还领着她到大街小巷熟悉环境。

彭玲租的房子离单位不远,但要穿过一条300米长的黑巷子。每次加班晚了,或者夜间执法回来,余芬都会像大姐姐一样,牵着彭玲的手送她回家。

同样忘不了那双手的,还有贾思浓等几名同事。

余芬在走马村“结对子”后,部门里贾思浓等几位年轻人也很快被派往扶贫一线。然而,也许是缺乏基层经验,他们的工作推进较慢,一些贫困户不信任,也不愿配合。这些难题,让这些初来扶贫的年轻人颇为沮丧。

细心的余芬看见了,自己下乡时经常把他们带在身边,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与贫困户打交道。

每次进村,余芬都会装一包白糖。若有女同志因顾不上吃饭或是其他原因导致体力不支,一碗暖暖的糖水很快就端到面前。

余芬走后,温暖仍在走马村传递,太平镇党政办派工作人员刘玉婷接力扶贫。她说,虽没见过芬姐,但从大家口口相传中,学习到很多,“我们只有百倍用心,做好走马村扶贫工作,才不辜负大家期待。”

那双灵巧的手,写不尽感恩和责任

余芬当过11年的《古蔺文艺》编辑,文友们说,她长得像央视《鉴宝》节目女主持人,加之平常对人又豪爽,大家都称她“鉴宝女侠”。余芬很喜欢这个称号,她的新浪博客干脆就叫“鉴宝女侠”。

“鉴宝女侠”擅长在众多投稿中发现“金子”。

“余芬把大家的文章都当宝贝。”《古蔺文艺》现任编辑高雁是余芬的文友,她介绍,余芬早些年是古蔺县文旅局文化股股长,经常白天操心文化股的事,晚上为《古蔺文艺》熬夜看稿。每当看到好稿子,她就会欢欣鼓舞:“又鉴到一个宝贝!”

余芬善写作。读书时每月4.5元的生活费,余芬的母亲要在场镇上卖150碗豆芽才能凑齐。多年后,她饱含深情地写道:“我很感谢当初经常买我母亲豆芽的那几个人,我想他们一定不是确实爱吃豆芽,而是在帮助一位普通母亲实现挣钱供女儿读书的夙愿。”这篇《豆芽情深》入选古蔺中学生文学读本,感动了无数古蔺学子。

“感恩”是余芬文章的永恒主题。《车票无价》,感恩的是把7元车票让给她却错过见母亲最后一面的同学孟丽;《温暖记忆》,感恩的是将她从两米多深的老水井救起的无名男同学。

到了走马村,余芬手中的笔也没停下来,写起了扶贫日记。

日记中,“周应海的小腿该看了”“周国民儿子还差几天满22岁,就能办结婚证了”“今天买了套杀猪工具,给王新应送过去了”……这样的小事比比皆是。

余芬的微信朋友圈停留在2017年12月20日,个性签名格外醒目——“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

记者手记

“余芬们”的平凡和不凡

余芬离世近一年后,我们问了所有采访对象同一个问题:余芬有何特别之处?

答案有些意外:“没啥子不同,就跟大街上的普通人一样。”

众多受访者用更多细节,组合成一个立体的余芬:她做事认死理、倔强,但对贫困户从来没冒过火;她对自己抠门,对朋友很大方;她是个管家婆,不仅管儿子学习、丈夫喝酒、侄儿读书,也爱管贫困户家中的琐事……

和很多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一样,余芬并非大英雄,而是一名接地气的女干部,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本笔记、一心落实,用心,用情,做着平凡的工作,干着平凡的小事。

也正是这一件件平凡小事,日积月累,凝聚成洒向乌蒙山区的大爱。

这就是“绣花”功夫。在乌蒙山区,在高原藏区,在大小凉山彝区,在秦巴山区,还有成千上万的“余芬们”,每天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用一件件小事,让贫困户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