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马尔康市农牧民夜校立足高标准、着眼新形势、依托新载体,下好“三个功夫”助推专项斗争工作落地落实,全力提升基层农牧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抓师资队伍,在“实”字上下功夫。着眼以上率下,以市级领导、市级结对共建机关单位负责人为主体组建4支宣讲团,分片区赴105所夜校开展扫黑除恶政策宣讲“村村行”活动;紧扣主要力量,围绕扫黑除恶重点纲目对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系统培训,强化认识、提高站位,保障夜校教学质量;积极整合资源,协调市司法局、辖区各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专业资源开办“流动课堂”,深入各夜校专题宣传法治知识、提供咨询服务。
抓宣传引导,在“活”字上下功夫。制作藏汉双语版PPT教学课件,编印宣讲资料、漫画手册3800余份,详细解读扫黑除恶基础知识、10类重点打击的涉黑涉恶行为、举报渠道等内容;开展“扫黑除恶”专题学习月活动,集中力量、资源、时间“精准”教学;依托“文化进夜校”,编排以案说法、讲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提升学习质效;针对基层群众分散广、集中难、外出务工多的问题,在传统学习模式基础上,通过马尔康组工网、夜校QQ群、微信群实时推送扫黑除恶相关知识42条,拓宽教学覆盖面。
抓提质固效,在“长”字上下功夫。坚持把夜校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与宣讲中央、省州市系列重要会议结合起来、与学习乡村振兴暨乡村善治政策知识结合起来、与推进“法律进农村”等工作结合起来,每月制定任务清单、季度实行督查问效、定期开展排名通报,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先选优重要依据。同时将宣传办法多、效果好的夜校作为示范点,适当倾斜经费保障,以点带面带动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