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建促服务提升。积极改进基层干部作风、提高基层服务效能、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搭建基层为民体系和服务平台,全力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施行“村干部坐班+周二集中服务日”、“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等制度,按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6”和“十五有”的建设标准,配齐配强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全覆盖设立代办站170余个,坚持动态调整“一卡通”代办手册内容,印发手册1300余册,及时更新代办事项20余项,督促村干部、代办员做好坐班期间受理事项的全程代办、过程跟踪和结果反馈,据实填写代办台账,确保坐班、代办工作“不反弹、不走样”。学习借鉴“银木驿家”“红草微家”“悟本茶家”等“党建·家”服务功能和建设思路,坚持面向群众、服务大局,探索适合自身优势的服务体系。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乡镇党委要统筹用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核心力量,加大对“五个一”工作的统筹力度和培训指导。持续优化农民夜校“区级总校+乡镇中心校+村级分校”立体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强化“扶智”扶贫,持续发展“党建扶贫•双百示范”、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计划示范项目60余个,统筹资金项目向脱贫一线切斜,培育一批“书记项目”“党员项目”,发挥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造血功能,着力健全脱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
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准对接市委、区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引领“城乡党建结对共建”“两新联万村·党建促振兴”行动,探索基层党支部跨村联建、产业联建、村居(企)联建等组织振兴模式,推进“一乡一品”和“百村示范”工程,有经验性成果的乡镇要深度结合、巩固提升,力争把好的体制机制落地生根、示范推广,持续完善“全域规范、整乡提升”阶段目标,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建强队伍、汇聚人才、培育能人,引领乡贤人才回归,抓实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臧祖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