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1800161

绵竹市“党建+”三模式破解扶贫三问题

www.gcdr.gov.cn (2019-02-26) 来源:德阳绵竹市委组织部

为着力解决贫困户“不想干、不会干、不愿干”的问题,避免帮扶“越位”、贫困户“缺位”,绵竹市以“党建+”三模式破解三问题,帮助贫困户挖掉“穷根子”,脱掉“穷帽子”。

“党建+结对帮扶”模式,着力解决不想干的问题。全市29名县级领导包片、90个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派遣第一书记151人、3430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构建了自上而下、左右联动的帮扶体。通过面对面、心连心地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项目发展意愿等情况,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提振脱贫信心,激发脱贫决心。2018年,全市剩余的18个乡镇、125个村,1161户20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已达到脱贫标准,成功脱贫摘帽。

“党建+技术支撑”模式,着力解决不会干的问题。依托农民夜校,分层分类对贫困户、普通群众等有的放矢地展开政策解读、技术培训,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建立21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重点组织项目建设、农牧产业等相关领域专家和团队“下沉”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对技术难题、养殖种植技巧“手把手传授”,“面对面”指导,提供优质的上门服务,推动帮扶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化。2018年,绵竹市开展集中培训25次、1100余人次,走访式分散培训3500余人次,一对一技术指导6700余人次。

“党建+产业兜底”模式,着力解决不愿干的问题。深入挖掘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和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打造休闲农业专业村2个,农业主题公园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1个。创新“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体系,引进北京银谷玫瑰、华西希望猪业、华胜猕猴桃、富王粮油等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7个。通过7个脱贫奔康产业园,55家农业龙头企业、131家家庭农场、1040个农民专合社,打通贫困户与农业大户、旅游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让贫困户实现“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个方面的多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