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江县始终坚持“农民工集聚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工作思路,把农民工党建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农民工“服务、培育、创富”三大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投身家乡建设。
实施服务工程,提升组织吸纳能力。精准摸清底数。采取农家院坝会、干部入户登记等方式,围绕农民工流向、从业情况、技术专长、政治面貌、返乡创业意向、入党意愿、担任村干部愿望“七个清楚”,全面摸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7.21万名,组建常态联系微信群258个、QQ群209个,建立了《全县农民工党员和优秀农民工信息台账》《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信息库》。全员走访慰问。坚持县级领导重点走访、党员干部全员走访、驻外机构集中走访,全县走访慰问返乡农民工14万余人,发放慰问金625万元、等价慰问品119万元,发放便民手册12万余册,赠送“政策礼包”1.5万余个。强化跟踪服务。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政策、项目、服务三项措施,采取政策宣讲会、主动登门拜访、召开乡村论坛等方式,集中宣传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印发《开江县农民工实用读本》3000余册,回引320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创办领办各类经济实体46个,吸纳就业人数1069人。
实施培育工程,激发就业创业活力。突出全面优选。结合“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采取“原籍吸纳、接续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发展办法,筛选50名农民工作为农村发展党员重点对象,将165余名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农民工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突出量身定制。聚焦全县大闸蟹、小龙虾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农民工+村集体经济项目”培养模式,将280名优秀返乡农民工纳入5类农村实用人才孵化工程,借助校企合作基地、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等平台,重点培养种养殖技术、产品销售管理等知识。突出正向激励。通过迎春茶话会、乡情恳谈会、返乡人才座谈会、专项招聘会等形式,扎实开展返乡农民工“暖心行动”,县乡村三级共表彰激励优秀农民工400余名。
实施创富工程,增强致富领富动力。建强“组织堡垒”。依托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立驻蓉、驻渝流动党支部2个,在车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业园区等农民工聚居地设立服务点35个。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人社、税务、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结合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岗位介绍等服务,派送“温暖回家路”礼包5000余个。注重“定向培养”。坚持把返乡创业农民工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助推全县1.5万亩“稻田+”核心区水产养殖基地,参与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