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4962371

巴塘县:筑牢基层根基锻造过硬队伍合力精准摘帽不断推动巴塘基层组织建设再上台阶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巴塘县着力从以下几方面狠抓基层基础,锻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合力精准摘帽,不断推动巴塘县基层组织建设再上台阶。

紧扣中央省州组织会议精神,在“深学、精谋、实做”上下功夫。始终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州组织会议精神作为统揽。吃透精神“深学”。围绕“组织工作怎么干”,依托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读书班、组工干部讲堂和“鹏城党建”微信公众号等载体,通过“学讲谈”,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丰富载体“精谋”。围绕建党98周年和建国70周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主题教育,创新开展“金沙江畔党旗红”系列活动,“先锋引领创示范”、“心系群众我带头”、“危难险重敢担当”等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坚持导向“实做”。坚持政治导向,以蒲波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为抓手,深刻剖析反思,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坚持目标导向,以“六级联审联核”工作机制为抓手,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建调研月为抓手,找短板、求突破,收集建议意见60余条,为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筑牢基层组织堡垒建设根基,在“责任、举措、阵地”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压紧压实强责任。围绕“责任+清单+任务”,创新“5+2+4”党建问责机制,构建“指导+督查+评比+考核”的党建体系,学党建、议党建、抓党建成为工作常态。强化举措夯基础。以“五个基本规范”为抓手,清理规范党组28个,改选充实机关支部17个;培养储备村后备干部410名、致富带头人311名,发展农牧民党员128名。配强力量建阵地。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配齐配强4名村组干部。举办党务、村组干部和第一书记培训班16期600余人次,开展“流动党校”送教下乡22场次,覆盖基层党员、农牧民群众1200余人次。深入实施“基层阵地建设覆盖计划”,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个、提升改造11个。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在“标准、提能、关爱”上下功夫。始终把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作为推进“五个巴塘”建设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突出政治标准选干部。鲜明好干部标准和“四个一线”用人导向,结合机构改革,提拔调整乡科级干部70名。进一步建立完善干部日常监督考核机制,干部上下班纪律、请销假制度得到规范。突出能力素质育干部。采取“名师蹲点”、“候鸟帮扶”的方式,邀请内地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29场次,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期,受益干群3000余人次。选派人才进行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培训研修45人次,干部人才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突出正向激励引人才。落实正向激励各项政策,建立人才刚柔引进机制,引进中高端紧缺专技人才1名,兑现安家补助30万元,实现人才引进零的突破。

围绕党建促脱贫攻坚新部署,在“引领、精准、助推”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理念。创新机制破难题。立足“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党员带头”,创新出台《巴塘县脱贫攻坚“八个捆绑”问责办法》和“三包干、一否决”机制,对“五个一”帮扶力量、片区工委、乡镇党委、村组干部和农牧民户主等实行责任捆绑,全民总动员、力量下基层的良好氛围初步显现。精准发力补短板。采取“四交叉、五统一”的方式,全覆盖开展综合大督查,针对40余条共性问题和200余条个性问题,制定“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举办帮扶力量能力提升培训8期,帮扶成效明显提升。建言献策谋发展。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余热,精心组织30余名老干部参观考察产业基地、移民搬迁点、基层活动阵地,收集建议意见20余条。

聚焦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短板,在“落实、担当、创新”上下功夫。我县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基层组织建设还不够规范;“两新”组织和寺管会(所)等领域党建工作推进还不平衡;干部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农牧民党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姚彬部长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按照成鸣书记提出的“干部工作出人才、组织工作出典型、人才工作出成果、老干工作出和谐”的要求,针对薄弱环节,保持政治定力,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办法举措,不断推动巴塘基层。(巴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黄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