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初衷之一,是要让我们共产党人在学习中明白初心,在反省中找到问题,在工作中针对问题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主题教育推向深处,干出实效。
认真检视,查找问题。主题教育活动,切忌盲目抓瞎,抓不住重点乱整一气。笔者认为,认真检视查找问题,是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的首要任务。于党员干部而言,这次活动,是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革新的活动,要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敢于红脸出汗,抓细抓小,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检视自身差距,查找具体问题,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停留在喊口号,搞官样文章上。
动真碰硬,整改问题。问题找到了,接下来一步就是整改。整改要有效果,必须动真碰硬,不能“隔靴搔痒”,走过场、摆形式。有些党员干部找问题很积极,整改问题却总能找到“客观因素”:有些问题长期存在的遗留问题,认为改不动;有些问题是随着时代变化造成的,认为以后再改更科学;有些问题太细小,认为“无伤大雅”,无需改等等。笔者认为,整改措施要针对问题、落细落小,能改的立即改,一时不能解决不了的盯住改、限期改,一件一件整改到位,如果凡事都用“客观存在”当挡箭牌,就是懒政就是不作为,就是不敢动真碰硬。
践行初心,取得实效。见实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宏观来看,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微观来看,就是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有收获、思想政治上受洗礼、工作作风上要有改变、为民服务上要解决难题。检验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接就是看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是否更足了,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是否更好了。“脱贫攻坚”工作是否有阶段性成果,老百姓是否增收了,下一代教育环境是否改善了;生态环保是否有实际效果,天空是否更蓝了,江河是否更清了,山川是否更葱郁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否更强了等等,这些都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必答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党员干部要勇担责任使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扎实做好工作,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